民间交流曾在中日外交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以毛泽东和周恩来为首的新中国领导人推动对日和平攻势时,民间外交作为重要手段功不可没。1956年,京剧巨匠梅兰芳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日。曾在抗日时期蓄须明志的梅兰芳,本来对访问有抵触情绪。周恩来亲自做说服工作,才促成了大师的成行。事实证明,梅兰芳的访日取得圆满成功。访问团和日本歌舞伎等传统艺术家进行交流,在日本各地演出三十二场,不少日本观众演出后高呼友好口号。【23】从日本方面看,对华民间交流同样重要。松山芭蕾舞团多次访华,成为中国领导人的常客。团员演出的《白毛女》和《黄河颂》,受到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曾将中日间的“芭蕾外交”与中美间的“乒乓外交”媲美,其对两国关系的推动作用可见一斑。【24】
两国关系正常化后,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中日民间交流更上一层楼。1979年,《当代日本》展览在北京举行。会场里中国老百姓看到的,不仅是日本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每家每户都有的家用电器、农业的机械化、工厂流水线上的机器人等,这与中国当时的发展境况形成强大的对比,对民众冲击力巨大。中国领导人发出的“再不发展,就要被开除球籍”的警告,得到了最好的注脚。
日本的流行文化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作为西方文化的先行军,进入中国。对于整整一代中国人来讲,高仓健、山口百惠、三浦友和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第一代偶像。八十年代的中国儿童,也是在《聪明的一休》《花仙子》《铁臂阿童木》等日本卡通片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
而今天的中日关系呢?商贸文化人员的交流,只增不减。但改变的,是约瑟夫·奈所定义的软实力的前两个因素:政府形象和外交的可接受性。在这两个领域,中日的冲突愈演愈烈,再加上中日两国硬实力的转变,造成了国民感情的恶化。这种结构性和长期性的恶化,不是两国明星合拍《艺伎回忆录》和《赤壁》这样的大片能够挽回的。而成千上万来往于两国间的旅游者,可以喜欢对方的风景、美食、商品,但把这种喜爱转化为对对方政府政策的认同,是不现实的。事实也证明,这种转变没有发生。
从积极意义上讲,中日商贸文化人员的交流越来越体现自身独特的生命力。政治再冷,也没有浇灭民间交流的热火。从负面意义上讲,低级政治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高级政治的质量。如果中日高级政治持续冷淡,甚至爆发冲突,民间交流目前为止的自保恐将破灭。如何不让中日关系走到这一步,是两国决策者的政治责任。
结语
本文从中日双方国民感情和两国软硬实力对比转化角度,探讨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双方互动的轨迹变化。本文作者认为,中日关系从感情和软硬实力互动出发,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体现了不同特点。本文作者进一步指出,近年来中日关系的恶化和国民感情的遇冷,根本原因是两国硬实力在相对短时期内的转化。而从今后的趋势看,随着两国硬实力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双方国民感情的低走将呈现长期化的特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两国政府可以对此置之不理。恰恰相反,如果中日双方能够拿出勇气和智慧,走出“高层政治”对抗的死胡同,会加快厘清双方在转变中的国际关系的新定位。令人鼓舞的是,自2014年中日实现首脑会谈以来,双方都表现出了改善关系的意愿。挑战依旧,但加强交往、减少疑虑是增强双方互信的最有效措施。前路漫漫,所幸的是中日终于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