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新问题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更多的领域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
在当前阶段,把国际上的经验和我国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是很重要的。我认为,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基本经验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改革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政府为主导,形成了一套正确的改革战略。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从经济体制入手;改革采取渐进的方式,通过“双轨制”逐渐过渡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经济改革为中心,形成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战略配合;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妥善处理内政和外交的关系,坚持首先做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二,有凝聚人心和共识的口号——“改革开放”和“小康”。“改革开放”是路径,“小康”是目标。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标准,不仅直接指导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规划,也把国家现代化的目标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直接联系到一起,从而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第三,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实现了中央、地方和基层的良性互动,形成了积极参与者首先享受改革红利的机制。中央、地方和基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中国改革中一个突出的现象,也是一条重要的经验。如家庭承包制、经济特区建立、股份制和证券交易等,都是通过上、中、下层之间的互动才得以出现,在这个过程中专家学者的参与起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前期,农民、工人等基层群众首先获益,这就使得改革能获得广泛支持,并在变动中实现相对稳定。
第四,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短期、中期、长期的利弊权衡。中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成功经验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现在的情况已证明了邓小平的预见:中国发展起来之后,面临的问题不是更少了,而是更多了。大量新问题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更多的领域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
中国人口众多,从发展的角度看不仅需要创新生产方式,还需要创新生活方式。俭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而全球资源的有限已决定了西方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不具普遍性。中国如能依靠有限的资源使众多人口过上现代化生活,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贡献,因为美好生活方式是人们最乐意仿效的。
邓小平曾提出,改革的目的是形成具有活力的、比较完善、比较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国的改革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不可能无休无止地进行下去。完善和稳定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是我国改革大课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制度体系的大系统已基本稳定,而各子系统遇到问题时具有自动调节功能。而我国现在的改革还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改革开放到了现阶段,顶层设计必须更多地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从世界历史经验看,一个政党对一个民族的贡献,最重要的是能不能为这个民族创造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制度。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