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探析(4)

核心提示: 新常态下需求侧的运作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已经转化,供给侧已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新的突破,以通过新的供给来拓宽更广阔的需求空间,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种矛盾主次方面转化的客观要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

改革开放伊始,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我国曾实施了带有计划经济痕迹的供给侧改革。近20年的需求管理政策,使得我国改革开放伊始的以产量为导向的供给模式进一步固化。然而,这种传统供给模式已经难以再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运而生,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的经济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原理,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思维和战略举措的逻辑起点。这是因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表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已经不大适应,两者之间甚至存在着较大的矛盾。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和层次。但是,发展也带来了不少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新问题。归结起来,这些问题表现在九个方面。

第一,经济总量很大,但是人均产量还很低,还有大量贫困人口。虽然我国成为美国之后第二个突破十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但是因为人口众多,至2015年,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中还处在中低收入水平,还有5575万贫困人口。

第二,东西部、城乡间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北经济陷入严重困境,西部地区经济虽有崛起,但与东部差距依然较大。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第三,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与人民的要求相距甚远。水资源、大气等承载力有限。十大流域的700个水质监测断面中,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近岸海域301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70.4% ,三类海水占7.6%,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1.9%。在监测的338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21.6%。这些资源与环境状况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较大。

第四,各种结构性问题突出,尤其是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在产业结构转型的进程中,中国经济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积累了很多矛盾,譬如,三次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等。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着手去解决和化解。

第五,农业基础还很薄弱,直接影响到其他产业的发展。首先,耕地等自然资源对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约束不断增强。近年来,由于建设用地扩张、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等,“人地矛盾”恶化。其次,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抗风险能力不强,使得年均农业生产损失较大。因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例如水利建设不足、农业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滞后等,以致难以有效抵御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得我国农业年均生产损失较大。再次,我国长期采用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模式,已成为阻碍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农业强国美国的三百分之一,也不及欧洲农业强国德法的八十分之一。

第六,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虽然通过多年建设,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前列,但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建设落后,地区间差异巨大。

上一页 1 23456789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结构性   供给   逻辑   理论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