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日益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决定性胜利,不仅要严惩腐败分子,更要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文化土壤——“腐败亚文化”。
【关键词】腐败亚文化 零容忍 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腐败亚文化”,一般是指腐败群体内部乃至全社会范围内流行的,各类容易引发腐败的潜规则和文化意识。这种文化包含着对腐败现象一定程度的容忍、羡慕甚至仿效的潜意识。中国曾有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权力至上、以权谋私、以权谋利是封建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在今天,依然有一些权力拥有者把权力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换,并丝毫不以为耻,反而将其视为一种合理存在。而一些普通民众的潜意识里依然隐含着对权力的崇拜,甚至一旦自己有机会便迫不及待地亲身实践腐败。从广义上说,腐败亚文化还极大地助长了权力寻租,小到购买紧俏商品,大到孩子入学、就业、升职等,不少人热衷于托关系、找路子、走后门,把许多本来正常的行为与权力挂钩,从而为腐败的生成创造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如此看来,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就必须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文化土壤——腐败亚文化。为此,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这是反腐败理念的重大突破,它充分表明了党中央绝不容许任何腐败分子逍遥法外的鲜明立场,更深刻揭示了要从文化理念上根本铲除腐败亚文化的坚决态度和坚强决心。“零容忍”不是“零点零零一”容忍,它首先是不允许有任何例外,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惩处一个;其次,也不分“大腐败”或“小腐败”,只要是腐败就要坚决反对,尤其要注意抓早抓小、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更要在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意识中逐步清除腐败亚文化的影响,从根本的价值观上筑起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坦率地讲,当下中国老百姓对腐败的态度远远没有达到“零容忍”的程度。譬如,我们有时候会把贪官分为“纯粹的贪官”和“贪腐的能吏”,对前者被查处,大家当然拍手称快;但对后者,不少人就心情复杂,甚至抱有相当的同情。殊不知,这正是腐败亚文化的典型表现,不从根本上铲除这种文化意识,反腐败斗争就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必须承认腐败亚文化存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人形容,腐败亚文化犹如一贴难以清除的狗皮膏药,确实形象地反映了这种消极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但腐败亚文化并非绝对不可清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任何社会现象的存在都有其具体的社会历史根源,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只要我们主动作为、真抓实干,从具体个案到文化层面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当下的关键在于构建起一个科学的反腐败体系。这一体系至少应当包含以下五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反腐。即通过深入的、长期的对党员干部也包括全体人民的学习教育活动,从理论上,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二是舆论反腐。即始终保持社会舆论对腐败现象包括腐败亚文化的批判,使腐败行为和腐败观念成为“过街老鼠”。三是法律惩腐。对少数敢于以身试法的腐败分子严惩不贷、绝不姑息。四是制度防腐。即从体制机制等制度层面建构有效的反腐败制度体系,堵住各种权力寻租的可能漏洞。五是文化反腐。即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使反腐防腐成为全社会的文化共识,抵御和逐渐铲除腐败亚文化。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责编/谭峰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