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老少边穷地区干部的困惑与诉求(2)

绝大多数老少边穷地区干部有意愿积极作为,但“思想关”、“能力关”、“压力关”、“物质关”导致干部心中迷茫、焦虑、煎熬

调查中被问及“您认为老少边穷地区干部任职,哪个坎最难过?” 36.2%的受访者选择了“思想关”,工作认真努力,却没受到重用;28.8%的受访者选择了“能力关”,面对发展改革重任,有心无力;19.7%的受访者选择了“压力关”,担忧条件所限无法干出成绩;仅有15.3%的受访者选择“物质关”,环境艰苦,条件差。

“思想关”位列首位。走访发现,老少边穷地区干部最大的思想包袱是,升迁无望,遭遇职业发展“天花板”。一位贵州山区的干部向记者反映,老少边穷地区干部升迁论资排辈,年轻人发展空间小,升迁遥遥无期,一个科员在办公室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工作5年,可能仍然是科员。再加上老少边穷地区由于位置偏远、远离中央,任人唯亲、当地世家大户垄断干部队伍的现象更为普遍。许多有能力的外地年轻干部怀着一腔热血来到老少边穷地区,却因为在当地没有背景人脉而无法得到重用,或者没有办法做到“好马配好鞍”,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工作,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

“能力关”位列第二位,反映了老少边穷地区干部存在着一定“本领恐慌”。综合受访者意见,干部“本领恐慌”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老少边穷地区干部信息来源渠道窄,而且外出考察学习机会较少,使得干部的知识更新有些慢;二是不少干部反映任职过程中很少有培训,由于没有成体系的经验,工作中的一切都靠自己摸索,遇到了困难也很难在周遭寻求帮助,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只好不断搁置,自己干工作的积极性也慢慢地消磨殆尽。

“物质关”位列最后一位,说明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并没有让干部们灰心丧气,仍有不少干部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位陕西干部表示,艰苦的环境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提升了情怀。老少边穷地区的干部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他们都明知工作艰辛、环境简陋、劳动强度大,却依然选择在这里扎根。当被问及坚守在老少边穷基层一线的原因,有干部回答:“真要是为了赚钱,早就去做生意了,干嘛还遭这份罪;人嘛,总要有点奔头。”

QQ截图20160405103902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