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和平发展的不同观察视角和解释逻辑
第一,权力政治视角。权力政治是国际舆论尤其是西方舆论观察中国崛起的主要视角。处在权力转移中的霸权国家和崛起国家之间最容易因崛起国家对自身地位的不满而走向战争。这一视角下,当前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具有全球领导地位的、并对现状不满的潜在挑战国,中国随着实力的增长也不可能平静地接受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观,不甘心在美国领导的地区和国际秩序中扮演配角。因此,中国的崛起将会导致中美之间激烈的安全竞争。但是,权力政治视角在坚持“实力决定行为”的前提下,不同的人却对实力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有相当部分的人认为,中国仍然是一个面临经济发展挑战的贫穷国家,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障碍,所以,中国要想获得与美国相同的权力资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中国会因权力制约而走和平崛起道路。
第二,国际政治视角。国内政治因素也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崛起的一个重要视角。从国内政治视角分析中国外交政策与行为,有的人认为,中国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压力会促使中国外交走向强硬。其原因主要有四:第一,资源威胁论。中国的发展将对资源需求不断增加,这一方面将加剧全球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导致中国为获取资源而实行强硬的单边主义政策。第二,经济社会转型威胁论。中国正面临经济社会的重大转型,期间各种矛盾的爆发和激化将使中国的和平发展难以继续。第三,政治威胁论。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使得中国难以和平发展。第四,文明威胁说。中国是近代以来为数不多的不同于西方文明体系的大国,中国的和平发展将冲击西方的自由民主模式,削弱西方的文明优越感。
然而,同样在国内政治视角下却有支持中国和平崛起的声音。其原因如下:第一,中国因经济发展需要全球自然资源,所以会保持头脑冷静而非恣意妄为。第二,中国的历史传统缺乏军事扩张主义。中国并非奉行“扩张主义”的强国,即使在其帝国影响力处于巅峰之际,也是通过经济“朝贡制度”控制泛亚洲贸易,而非军事征服。第三,中国的国内问题复杂,各种利益集团斗争制约了中国的对外冒险主义。第四,当今世界并不存在严重的意识形态斗争,没有“道义之争”,完全是实力之争。第五,中国从自身受外人统治的苦涩经历得出结论,对他国事务采取不干预的态度是一种必要的尊重。
第三,利益攸关方视角。利益攸关方视角主张外部世界应该以务实态度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对于传统大国美国来说,帮助中国和平崛起比互相竞争有可能使美国分享更多的影响力和繁荣,因为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解决全球问题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对东南亚国家来说,应该欢迎一个富裕和强大的中国,因为它将通过贸易和经济交往而共享财富。站在中国立场上看,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受益者,中国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实现进一步发展。中国既然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国际社会可以通过推动建立一种有效的地区多边制度,使其成为负责任的一员,从而实现和平崛起。然而这一视角下也有观点认为,尽管中国与世界已实现高度相互依存,中国已经成为现有国际体系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但因为主权安全仍然是中国的首要安全关切,也不能排除中国挑起争端乃至战争的威胁。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四个关键维度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形象已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构成,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国际舆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国家的舆论安全,既需要增强我们的媒体传播力,也要讲好中国故事,因为一种舆论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讲故事”的能力。为此,笔者提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四个维度。
第一,从时间维度看今日之中国。中国外交理念发端于中华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理想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也对“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有深刻认识。然而,近代西方强势文明的入侵彻底结束了中国的天朝礼治,百年的屈辱史使中国深刻体会到,一个国家丧失了主权,人民就没有尊严和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坚决捍卫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外来干涉,中国同样也尊重别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外交实践中,中国在捍卫国家主权问题上从来没有妥协过,即使在自身力量还十分软弱的时候,在强权面前中国也从未屈服。今日的中国虽然国力增强了,但中国从惨痛的历史遭遇中深刻认识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信条,中国在捍卫本国主权的同时必然也尊重别国主权。
第二,从空间维度看世界之中国。首先,中国既是世界大国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兼具世界大国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需要中国在承担世界责任与谋求自身发展中寻求统一。因此,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的必然战略选择。其次,中国是一个亚洲地区大国。亚洲是世界上是最具多样化和多元性的一个大洲,如今中国崛起加剧了中国与周边国家间原本就复杂难解的历史、领海和岛屿主权纷争。而世界各大国基于全球战略考虑加大对东亚地区的投入更使中国周边地缘环境更加复杂。这一切决定了中国维护和平稳定周边环境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中国致力于在推动地区发展与维护地区和平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这既是中国的利益所在也是中国的责任。再次,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但由于各种原因,西方社会对社会主义存有诸多疑虑甚至敌意,冷战的结束不但没有导致“意识形态的终结”,反而使得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更为广泛和错综复杂。因此,中国的大国地位、发展中国家特征和社会主义属性使得崛起中的中国正经历着“成长的烦恼”,创造一个和平友善的国际环境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第三,在实践维度看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体系,不但在经济上全面而深入地融入到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中,而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治、安全、社会、文化等各种国际制度中,并利用现有国际秩序中的制度渠道提升了自己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也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正是在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双向互动实践进程中,中国不但成为了现有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而且国际体系也因为接纳中国而更具开放性和合理性,并朝着包容性方向发展。
第四,在换位思考中去“理解中国”。换位思考既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的国家间关系的基础。我们必须要学会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去看待对方的行为,思考对方的问题,才能了解其道理。如果西方国家总是用自己的价值和制度来衡量中国,就不可能了解一个在历史、文化和民族方面迥然不同的中国。同样的,中国人也需要在换位思考中去坦然面对外界对中国的说三道四。因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体验和思考问题,是增进理解和信任的基础。
(作者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该文为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舆论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认知差异分析”(项目号:13KDA0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
责编/张夏梦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