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处处闪耀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辉。另一方面,受文化传统、时代环境、生产力状况、社会结构、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表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具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具有中国自己的个性。其鲜明特征就是基本加特色,这一特征表现在方方面面。
在经济建设上坚持主体加共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市场经济为主体、政府宏观调控并用,既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加强和规范国家宏观调控,既发挥“两只手”的优势,又弥补了两者的缺陷和不足。
在政治建设上坚持民主加集中。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又不断巩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主流加多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弘扬主流文化,又包容、尊重、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建设上坚持基本加调节。政府保基本,不断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完善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基本养老、基本就业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做调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最广泛地动员组织人民依法管理社会事务,不断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公众在社会建设的职责和作用,鼓励发挥每个社会成员自主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保护加发展。着眼于有效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既着力推进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又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党的建设上坚持强化和从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党的执政规律,既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持续强化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又正视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对党的建设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治理改进,努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兴起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兴趣,一些国家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研究和学习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自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始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作者系中央党校学员,山东省滨州市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