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是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与大众信仰的主流性相统合的过程,即社会信仰体系建构的过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在高校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过程。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化认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客体外延需要拓展;立足点需要找准;提高实效性需要新的范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双重逻辑论证 全景对话范式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主导意识形态,诠释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①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者而言都有一套解释统治合法性的主导意识形态,而相应的社会也存在着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社会信仰体系。在封闭社会结构中,“上智下愚”的精神金字塔奠定了统治者垄断社会主流思想这一难以撼动的寡头铁律。今天,由社会封闭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格局在开放的新媒体时代逐渐分崩离析,人民大众不再是被动的、静默的“容器”,依靠统治权力自上而下强硬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情感上使大众对其厌弃和疏离,这样树立起的信仰体系终究是外强中干的。
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本质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如何与大众信仰的主流性相统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社会信仰体系构建的过程。主导并不意味强制和不可辩驳,或者在葛兰西的语境中,通过赤裸裸的统治强权构建统治阶级的话语霸权。一种意识形态从主导到主流的发展不是革命而是濡化过程,如何变自上而下的宣示为大众内心自觉、自愿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所在。
有的学者认为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应区别于宗教意义上严格的信仰,因而用信任与信赖置换信仰②。诚然,在“化大众”过程中,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其层次性,但国家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并不单纯为了让社会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与信赖,而是要在大众中传播、渗透,进而建立知行转化的社会信仰体系。如果仅仅滞留于知与信的层面,就会遗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是作为批判的精神武器存在的,如果只是用它来解释世界的合理性,而不是激发人们去改造世界,那马克思与他所批判的热衷于解释世界的哲学家们又有何不同?如若这样,大众对传统儒学、西方思潮也可以产生某种的信任与信赖,也没有在“多元”中树立“一元”主导的必要性了。这一观点恰恰表明马克思主义信仰应然之维与实然状态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驱力。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客体外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是一项整体工程,无论从维护社会统治稳定秩序的社会组织角度,还是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角度来说,高校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高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育人”职能与“资政”职能有机结合的体现。然而,目前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理解都过于笼统,有待于深层解析。
首先,按照现在学界的研究思路,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定位为青年大学生,使其主体存在狭窄化倾向。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系于青年人的信仰状况③。毋庸置疑,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这个过程遵循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律。然而这里似乎预设了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高校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体,理所当然是晓畅原理的、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这不禁让人反思,难道所有教师的信仰状况都是令人乐观的吗?他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坚定的捍卫者与践行者吗?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代言人”,仍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习、应用,勤修马克思主义之心与行,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仅仅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这个过程遵循“化人”与“自化”的辩证统一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