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存在模糊化之弊。对于具有特定利益的社会群体,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过程中要有所取舍,要突出重点;但对于高校师生这一特殊的高知群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是全面而系统的。大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深奥走向通俗,从而被大众理解掌握的过程④。以此类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大学师生群体中由浅入深,逐渐走向理性自觉与实践自觉的过程。且不论这一概念是否真正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这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显然是不周密的。
马克思主义不是马恩列斯经典作家凝固的思想片段,它是奔腾向前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在于其与时俱进的光辉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当然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哪部分内容要实现从抽象到具体,从深奥到通俗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属于外来文化,学理性强、抽象、深奥,必须经由中国文化的重新阐释,完成异质文化的整合,才能更好地被大众所接受;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核在中国具体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在中国语境下产生,语言质朴,诠理生动,不可一味通俗化,反而要增强其学理味道。通俗化还是学理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不加区分进行“一刀切”。
理论与现实的双重逻辑论证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理论逻辑整体性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理论只要有说服力,就能掌握群众”⑤。理论彻底的说服力首先源于理论逻辑上的自洽性与连续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大组成部分不是简单的“中药铺式”的罗列,而是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手术解剖中,发现资本主义的症结,开出共产主义的处方,从而为黯淡的资本主义前景指出一道曙光,这是马克思主义内蕴的价值宏旨。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具体的、历史的疏证,这样构成了一副完整的逻辑图式。大学生普遍对“共产主义是否能够实现”持有怀疑态度,一是因为“共产主义”不是一个实证性的存在,二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并未梳理清晰马克思主义三个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不能仅仅呈现是什么,还应体现何以是什么的内在逻辑性。
现实逻辑论证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理论彻底的说服力不仅在于构建完美的、逻辑的理论王国⑥,实现理论内部的自洽性,也在于经由实践检验的外部自树性,即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历史实践中以自身的逻辑不断演绎着其合理性与科学性,这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正反实践中,不断演绎着其科学性。今天,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初始境遇早已沧海桑田,面对时代境遇的转化,
马克思主义似乎“悬浮”在人们生活之上,遭遇“失语”于大众的困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回归生活本质,彰显其现实关怀的维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通俗转化,所谓的中国气派,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这些是消除文本壁垒,填补话语鸿沟的前提,但还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所在。马克思主义需要与大众生活有效对接,在生活世界中重构马克思主义信仰之维,脱离实践生活,这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生活化”不会使马克思主义大厦瓦解为生活瓦砾,而是在生活的细节中,如盐之入水般消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立与紧张,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曲通之法。
在现代民主、开放的社会体系中,被动接受、认同并践行与自身生活与需求无涉的理论是不可思议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⑦,契合大众所思所想,才可能成为大众的所依所持。马克思主义如何与大学生所思所想对接?关注大学生本身,把大学生从学术“象牙塔”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理解人、洞悉社会生活本质的一个视角,它倾听人的苦难,关切人的生活,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强调其实践特性。很多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迂远而阔于事情”,激情胜于现实,旨在求善而非求真,有宏大叙事之嫌。较之宏远的社会理想,他们更关注自身的现实生存与需要,以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危机。为此,一方面要研究大学生的特殊心理,把其主观性需求和接受机制研究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另一方面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教育,满足其社会历史的主体性需求,使其明白“风物长宜放眼量”,超越仅仅关注自身现实需求的狭隘视界。引导学生透过凝化的经典,关注自身、生活、社会,使大学生在生活中觉解马克思主义内核,进而走向高远。
“全景对话”是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全新范式
马克思主义与多元社会思潮的对话。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有更加恢弘的理论视野。计划经济时代整齐划一的社会信仰体系是特殊体制的产物。今天,信息海量开放,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思维意识风暴,各种思想彼此表达意义的同时,争论与冲突也随之鹊起,马克思主义已经处于各种思想冲刷与激荡的中心地带。高校师生是多元社会思潮的主要受众,当代大学生兴趣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但他们理论修养不足,甄别能力有限,容易片面、狭隘地理解这些思潮,甚至堕入“主义迷雾”中。多元思潮并存的格局下马克思主义已不能自说自话,需要在与“西马”的“互镜”及“非马”的“对镜”中自由交锋,在争鸣中使马克思主义由“自上而下”的主导性向“自内而外”的主流性转化。
为此,高校公选课程需设置中、西方社会思潮,甚至宗教学等课程,在比较中引导大学生理性辨别真伪、善恶、美丑。马克思主义在西欧诞生后一直是资产阶级各学说、各理论抨击的对象,也正是在不断地与各种思潮的交锋中,这一徘徊在欧洲上空的“幽灵”至今仍然生生不息。面对当前的“阵地之忧”,与其说是多元意识形态在进行着“静悄悄的革命”,使马克思主义面临逐渐失去大众的挑战,毋宁说新境遇提供了新机遇,马克思主义需要重燃论战激情实现攻守转换。
不同主体间的学术对话。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师生“主体间性”。近年来,灌输教育成为众矢之的,然而对其批判如同泼洗澡水将婴儿也倒掉一样,将灌输内容连同方法一起丢弃,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主义不可能在人的头脑当中无端地生根、发芽,必须从外部灌输入脑,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对马克思主义“授”的主导性的关注远远超出对马克思主义“受”的主体性的关注,一味强调灌输内容的必要性,忽略灌输方法的艺术性和学生接受的可能性。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民生舆情,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质疑精神,他们渴望马克思主义能够回应时代问题。如何在“主义”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这对教学难度与深度无疑是一大挑战。一方面教师要敢于直面多元社会思潮,回击各种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另一方面教师角色要实现从理论灌输者到价值澄清者的转换,启发学生的主体性,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观点争鸣,引导其在比较中提高对错误思潮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情感和理性上使之真正“皈依”马克思主义,自觉构建起科学、理性的信仰体系。
此外,要建立教师专业学习与教学对话的常态机制。当前,大多数高校承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的教师队伍采用的是专兼职并存格局,教师专业素养菁芜并存,这势必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要建立教师长效专业培训与长期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机制,实现教师之间教学与科研交流常态化。通过专业化培训与交流,检验教师自学成果,并使专业资源、前沿动态、学术创新在同行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增强教师的理论自信与自觉。
不同课程体系之间的交流对话。目前,高校专业课与思政公共课两大领域以及思政公共课内部呈“各自为政”的离散状态,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不能有效形成教育合力,弱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首先,要树立思政公共课整体视野。大部分高校思政公共课是由不同的教学组承担,忽视学科之间的通约性。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互独立,但又前后连贯、浑然一体。纲要是史,概论是论,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的结合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洽性和彻底性来指导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导现实道德建设与法治发展,回应时代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找到现实的合法性。如果只注重四门课程授课顺序的前后相继性,而忽视内容之间的融会贯通性,是不能有效释放课程教育承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
其次,要加强思政公共课与专业课的交流对话。思政公共课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它不仅是学术的简单流衍,更应落实在为大学生提供思维与视界,形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根核上。专业课教育侧重专业技术学习,是大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安身立命的主要资本,具有即时性价值的专业课更受学生青睐,而具有延时性价值的思政公共课似乎与现实生存境遇没有直接关联而在学生思想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基于刚性课程设置被迫学习,或为考研学习的学生大有人在,其功利性可见一斑。加之高校教学氛围自由宽松,有些专业课教师以非理性观点迎合学生猎奇与逆反心理,而这些观点与思政公共课的正面教育逆向摩擦,消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无论与学生广泛接触,还是在学术上深度交流,专业课教师较之思政公共课教师更容易与学生建立情感,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推动力不可小觑。因此,避免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是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得力途径。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重点课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与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建构”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02025)
【注释】
①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98页,第9页。
②刘建军:“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7期,第27页。
③杨小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第34页。
④韩建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倾向极其克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5期,第21页。
⑥洪雁,胡丰顺:“理论说服力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1期,第21~22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286页。
责编 /丰家卫(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