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果评审采用匿名制度,本来是为了防范友情评审和怨怼评审的,但却无形中造就了中国科研圈子的“绿灯化机制”。大家都遵守“我不得罪你,你不得罪我”的原则,反而造就了广泛建立“圈子”的意识,而并没有建立重视成果的可信性机制。
【关键词】科研项目 科研水平 项目经费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中国高校科学研究存在众所周知的科研论文产量高与科研创造力低下的矛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来看,强调对科研的“管理”,将科学研究看作是一项等同于行政工作性质的活动,是科学研究创造力低下的根本原因。
科研项目管理注重过程,轻视成果。科研项目经费是目前高校科学研究的主要资助方式。而僵化的申请模式,造就了“申请大于研究”的现象。目前,我们国家采取的是科研项目个人负责制。一个项目必须通过先期的预算和预计成果来获得资助。且不说在没有进行研究之前,“预期成果”云云只能是一种自说自话的猜测,仅仅繁琐的科研项目申请表单,就是一项值得设立专门课题进行研究的现象。在高校教师中,“善于填表”变成了一种能力。有的教师科研水平有限,成果重复,但是,却可以反复得到资助;同类型课题多次被不同项目资助;其最终研究成果价值的考量却被忽视。
成果评审匿名制度存在缺陷。成果评审采用匿名制度,本来是为了防范友情评审和怨怼评审的,但却无形中造就了中国科研圈子的“绿灯化机制”。大家都遵守“我不得罪你,你不得罪我”的原则,反而造就了广泛建立“圈子”的意识,而并没有建立重视成果的可信性机制。于是,在匿名评审时代,匿名者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被评审者长期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开会讲学都变成了成果评审的交往方式,“互帮互助”成为科研圈子的潜规则。
项目评审不能保证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得到资助。项目评审机制采用了固定的“召集人”和“学科组”的制度。评审过程不是根据科研选题的特点进行,而是根据评审专家的名望和大学科方向组织。这就出现了科学研究项目选题的“热、空、大”现象。热点选题、空泛一点的选题和大一点的选题,得到资助的机会比较多;较多学者可以理解的选题得到资助的机会较多。事实上,越是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往往所知者甚少,同行评价能力越低。不妨做一个极端的想象:爱因斯坦如果在中国申请相对论项目研究,恐怕多半会败北,因为该选题能读懂的人极少,无法评估,就自然被评审专家作为缺乏逻辑根据的东西进行否决。
过度行政化趋势下的高校,薪酬分配出现的核心问题就是技术性薪酬的缺失。这种技术劳动薪酬的缺失,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或明或暗的“专业遗弃”现象。这不仅仅指的是许多高校学者喜欢学术和权力共得,更指的是专业技术劳动形态的褪变掉色。因为在没有技术薪酬的前提下,一个高校教师拿到的只是学校行政部门普通职员的薪金,却要承担压力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科研工作,这本身就预存了“专业遗弃”的可能性。技术性劳动价值的缩水,使得学术造假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低成本、代价小而获益大的行为——要么因为抄袭而开除公职,要么只能警告了事,薪酬的劳动管理职能无法体现。
高校科研采用“领导式管理”,科研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行政管理人员本应该是服务于科学研究的,却因为高校存在的“领导式管理”的思想意识,造成了“管人的比管事的、做管理的比搞科研的高一等”的现象。各种繁琐的表格、重复审查的报销和预算、无穷无尽的评审,一方面加剧了行政人员的劳动负担;另一方面,也浪费了科研工作者的精力,更有甚者,造成了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潜在怨气和对立。
(作者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编/刘瑞一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