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北京不仅仅是“北京的北京”、“中国的北京”,更应该是“世界的北京”。北京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将逐步发挥在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领域的引领作用,真正实现北京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从“走进去”到“融进去”。
【关键词】北京文化 文化交流 文化贸易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北京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运盛,文化是这座城市发展进步的灵魂。近年来,北京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
北京文化“走出去”理论探索
自2003年起,在京有关专家学者即开启了对文化贸易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多年的学术探索与积累已沉淀出多部有关文化贸易理论研究的著作、论文及研究报告等。概括而言,文化“走出去”理论经过不懈探索得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结论:
第一,“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显,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利用文化交流来展示本国文化,提升和扩大国家的影响力。当文化交流成功地将一种理念推销出去时,我们的文化也就随之“走出去”。而文化贸易可以理性地通过市场的平等交易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需要找准位置、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传播。
第二,明确发展文化贸易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现实手段和有效途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进口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中国文化形象。文化贸易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更为关注的是其在外交和文化传播方面的辐射效果,因此,要发展文化贸易,加速将文化资源转变为可交易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变“送出去”为“卖出去”,通过贸易商品将中国文化形象化、具体化,吸引更多的贸易伙伴和国际朋友,让世界更好地全面了解中国。
第三,“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发展文化贸易开拓海外文化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凭借当前我国发展文化贸易的利好政策与可喜形势,开拓海外文化市场需全面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进程,打破原有点状、块状区域发展模式,悉心挖掘“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文化市场需求,以期进一步扩大中国在国际文化市场的份额,从而提升中国文化整体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第四,“文化投资”是文化“走出去”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式。对外文化投资是对外文化贸易的升级版,一方面可以有效打开当地文化市场,拓展海外市场规模,增加文化“走出去”的广度;另一方面更能够深入发掘当地文化市场,最大限度地为文化产品与服务“走出去”创造适宜的市场环境,也为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本土化提供更多保障,增加文化“走出去”的深度,从而实现文化从“走出去”到文化“走进去”,再到文化“融进去”的过渡。
北京文化“走出去”实践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在文化“走出去”方面竞争力不断增强。北京市文化贸易以核心文化服务为主,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国占比较高。
北京文化“走出去”——国企、民企、社会组织主体丰富。近年来,北京在文化“走出去”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民营文化企业积极走向国际市场,在文化“走出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北京四达时代集团业务遍布100多个城市,用户超过400万,成为泛非地区发展最快的数字电视运营商。此外,文化类社会组织亦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2015年,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中关村数字内容产业协会承办的2015“北京数字与创新论坛”,共有20余家法国最具规模与知名度的数字内容企业与60余家中国数字内容领域领军企业代表进行了一对一商务洽谈。
北京文化“走出去”——传统与当代内容兼顾。经过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和探索,以“京剧”为代表的北京传统文化近年来 “走出去”,不但数量、覆盖范围有了大幅提升,内容与效果也呈现出明显变化。虽然在已经形成的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对当代文化的忽视,不过我们可喜地看到北京在传播当代文化的过程中始终走在前列。如北京出版集团与欧洲梅尔杜蒙开展合作,利用“名家名团名品”走出去,合理把握“传统内容”和“当代内容”的关系,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精品图书走向世界。
北京文化“走出去”——交流、贸易、投资路径多元。一是文化交流。如在2016年春节期间,“欢乐春节·魅力北京”文化“走出去”活动在世界15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个城市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在这些地方陆续上演;二是文化贸易。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强化全国文化中心功能的背景下,北京积极探索文化贸易发展新模式与新平台,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硕果累累。2014年,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正式投入运营,致力于建设成为集文化贸易口岸、协同创新平台、企业集群式发展于一体的国家级文化贸易示范区。截至2015年,北京成功举办第十届文博会,积极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三是文化投资。北京对外文化投资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投资方式日益多元,设立海外分公司、跨国并购和签署合作协议等都成为企业对外文化投资的重要方式。
北京文化“走出去”——率先构建起人才培养与储备体系。北京目前已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人才培养与储备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始终承袭着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互动的基因,与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一致。自2013年以来,北京市各高校本科、硕士陆续新增与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贸易相关的专业。特别是2014年起,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开始了文化贸易人才培养计划。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北京还率先启动非通用语种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旨在培养高端的非通用语种技能技术人才,进而更好地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北京文化“走出去”——“学术外交”作用独特。在国家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的指导下,2014年7月,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牵头组建国家文化贸易学术研究平台,目前已有国内外33家大学和研究机构加入,由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承担秘书处工作。国家文化贸易学术研究平台汇聚国内外资源,全国学术联动;聚焦文化贸易规制,服务政府决策;联通产业实践,推动企业国际化;助力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文化遗产传承。
(作者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注】本文北京社科基金项目“首都对外文化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5JDZHB004 。
【参考文献】
①《北京文化“走出去”闯出新路》,《光明日报》,2014年5 月21日,04版。
责编/申唯佳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