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中国公众的责任与规则意识调查报告(2016) (2)

我国公众具有较强的国家责任感,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愿意服从作为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

公民公共责任意识维护的是一种政治道德,这种公共责任不涉及公民具体的经济、家庭等问题,它关注的是公民对整个政治共同体的权威性、合法性认同以及服从法律义务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因此,公民的公共责任首先表现为一种国家责任。

国家责任又首先表现为对于公共利益的维护,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能够牺牲私利维护公利。本次调查显示,73.1%的受访者认为“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利益再大也是小的”,66.7%的受访者认同“只要是国家的事情,个人都应该义不容辞”。我国集体主义文化传统悠久,曾有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平有所下滑,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集体和国家利益。然而,本次调查表明,当下我国公众的国家责任意识感较强,这可能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和爱国主义文化的传播。

公民身份决定了公民需要服从国家法律的统治,履行公民的道德职责,这首先表现为承诺纳税和服兵役的法律义务。本次调查显示,63.2%的受访者同意“纳税是为了给国家做贡献”,74.7%的受访者认为“服兵役是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我国公众对于纳税问题的认同度相对其他问题较低。个人所得税改革在今年两会期间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2016年3月7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全国人大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个人所得税改革正在提出方案”。纳税是每个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国家也有义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保证国家财政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公民在纳税的同时也有权利监督政府对财政的使用。在公民履行义务的同时,给予公民相应的权利,使公民获得相应的自由,才能使义务和权利相互统一,促使公民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责。

我国公众具有较高的公益精神,志愿者精神较强,体现出良好的环保意识

志愿者精神和环保意识都是现代公民文明素质的重要体现。志愿者精神体现了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利他精神,能在他人出现困难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志愿者精神是一种公益精神,表现了公民团结一致的情感,是维持人类社会存在的坚固的情感纽带。本次调查显示,76.7%的受访者表示“只要有机会,我会担当志愿者”,81.1%的受访者表示“人活着,就应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

近年来,我国NGO(非政府组织)与NPO(非盈利性组织)发展迅速,在公益服务、慈善活动、环境保护等领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民间和社会团体发起的基金会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有明星团体发起的“壹基金”“嫣然基金”,有企业发起的“腾讯基金会”“阿里巴巴基金会”,加上政府发起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公益基金会日益为公众所熟悉和认同。调查显示,74.7%的受访者表示“给灾区、贫困地区捐款,我都愿意积极参加”。

Image 7

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有67.7%的受访者表示“我宁愿多花点钱,也愿意购买环保产品”。环保精神体现了公民保护共同环境的公共意识,是公民为了维护公共卫生环境履行的公民责任,体现了公民的公共美德。

我国公众具有较高的宽容意识,公共意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宽容在现代社会是一种美德,它不仅可以维护公共领域的良性运转,还可以调和多元价值观,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本次调查显示,83.4%的受访者表示“即使是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能强迫别人接受”。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文化不仅进行着融合,也给民众带来了文化冲击。每个公民都有选择多元价值观的权利和自由,在人格上拥有同等的价值尊严,有选择自认为正确的信仰和生活方式的权利,对于异己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应给予宽容和尊重。

公共意识是责任意识的一种表现,是公民对自己作为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具有公共性。公民的公共意识表现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通过理性、自由和公开的交际,同别人一起提出和讨论共同关心的重要社会问题,可以说没有参与就没有公民。然而,本次调查显示,有46.3%的受访者表示“在公共场合,多管闲事会惹麻烦”。可见,我国公民的公共意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增强法治社会秩序,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权益应是当下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之一。

公共意识还表现为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性,本次调查显示,56.4%的受访者表示“为了社区的事务,我会主动提出建议或找相关部门交涉”,可见,我国公民的社会参与性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民参与对于形成“善治”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善治的本质特征就是政府与公民对于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府、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而只有积极的公民参与,公民的个人权利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同时,公民参与还可以有效防止公权力的滥用,可以使公共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还能够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安定。如何提高公民的社会参与主动性,使更多的人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是今后政府工作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调查报告   中国   公众   意识   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