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不是历史终结论
唯物史观认为,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取代。有人由此得出,唯物史观是“历史终结论”。这种理解也是错误的。恩格斯在回答法国《费加罗报》记者的提问时指出:“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
既然不是历史终结论,自然不会认定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只是根据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不可克服而且不断加剧的内在矛盾,预见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取代。至于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模样,他们只能从原则上说那将是这样一个社会:没有阶级和剥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至于那样的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什么样子,社会组织是什么样子,会出现什么新的矛盾,以及那些新的矛盾是否可能会引起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什么新的变化……这一切的未来图景,他们只字未提,而只能根据他们确认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发展观预言,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产能力以及他们的自由个性绝不会停止发展。
唯物史观不是抽象的社会学公式
对历史演进持虚无主义观点的人,从来不承认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从宏观上看是有其特定的演化规律可循的。因此,他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的唯物史观持根本否定的态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强调唯物史观是实证科学,他们对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是对历史和现实社会中社会发展阶段的概括,既不是先验的抽象规定,更不是宿命论式的公式。他们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
马克思对俄国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论证突出表明他反对把他有关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变成抽象的公式的科学态度。马克思认为,俄国当时具备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一些条件,但到底能否跨越则取决于俄国人民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马克思恩格斯绝没有提供某种抽象的社会学公式,他们提供的乃是经验研究的结果,而且这种经验研究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展在不断发展和深化。恩格斯曾郑重指出:“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