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是时空尺度放大的经济人
至于如何认识“斯密悖论”,其实如果不把经济人假设仅限于利己自私,而是着眼于本文趋利避害的解释框架,就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类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从最简单的处理生存时空关系趋利避害的本能与逻辑出发,我们也能将其推导到与人类、自然界以至整个宇宙的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类基本平衡、秩序与规则、可持续等概念,因为它们同样是各界主体在无意识、下意识甚至无生命状态下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无疑地,生物的社会性实际上是在相应时空尺度上趋利避害的本能属性,因为各种动植物为生存常常必须互利合作。人类是社会性最强的动物,因此一定程度的社会性当然也是人的本能。弱肉强食只是人类从生物界继承的一部分本能,合作共赢则是更体现社会化和成熟度的本能。
从实现自我价值角度看,自私与自利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自私意味着一味逐利,而自利意味着趋利避害。从二者的外部影响看,自私可以分为为了利己而损人(特别是侵害同类)和利己但不损人两类情况,自利则通常分为利己不损人、利己又利人和能在更大尺度上有环境意识三类表现,自利在小尺度上的利己不损人与自私的后一种表现类同。从社会化程度和时空尺度看,损人利己的完全自私只能在从家庭到较小部族的尺度上实现平衡,例如进化史上一些曾经强悍的食人族都未能延续下来;利己不损人和利己又利人就可以在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尺度上实现社会平衡并维持兴旺;而能在环境意识上利他则更有利于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的可持续状态。人的社会性本能也源自最基本的趋利避害本能,是放大了的经济本能,因为从长远来看损人并不利己,互利共赢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显然,作为自然人的基因既包括经济性,也包括社会性。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所要阐明的,是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从而在一个有必要建立行为规则的社会中正常活动。他在《国富论》中建立的经济理论体系,也是以其在《道德情操论》中的这些论述为前提的。斯密在论述通过看不见的手达到社会经济平衡的同时,也论述了在社会政治平衡方面也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即社会规范的思想。
看不见的手是一种从利己出发的活动调节,从而使私利与公益相协调的力量。这种力量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经济规律,在政治生活中则表现为社会规范,其作用是实现经济均衡与社会均衡。斯密实际上曾希望建立一个更庞大的理论体系,以全面解释人类在无限宇宙中的生存过程、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以及同时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人的本性与社会形态。责难斯密有矛盾,实际上不仅割裂了其两部经典著作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且曲解了他的学术思想体系。粗放的经济学只能用于解释单纯的经济人,而成熟的经济学则必须同时解释经济人和社会人。
人类的社会性还体现在从根本上提升了市场交易的效率,这与其他动物主要通过强暴权力维持秩序的行为不同。市场活动是经济主体在平等基础上进行的权利交易活动,市场关系强调行为主体的经济主权。市场活动与市场关系使人类通过契约实现互利,才使人类能够在地球上创造史无前例的奇迹。将市场看作是一种根据其自身的逻辑而存在的社会结构,而不是仅把它看作是简单的交换机制,才是切中实质。
(荣朝和,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