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中国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进展与思路建议(2)

核心提示: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许多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是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比如,越是贫困的地区,政府教育投入也越少,个体接受教育的意识也比较落后,导致教育整体水平较低。

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

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逐渐将工作重点聚焦到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升学压力大的中西部省份,聚焦到在重点高校就读学习机会较少的农村学生,多措并举,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

加强中西部高等教育建设。2012年以来,中国开始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主要是采取工程项目投入的方式,加强中西部高校优势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3个省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支持每个省份建设一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实施对口支援西部100所高校计划,努力扩大中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缩小中西部与东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实施区域间协作招生。2008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由高教资源丰富、办学条件较好的东部省份,面向高教资源缺乏、预计录取率较低的中西部省份招生,为中西部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教育机会,缩小区域间招生录取率的差距。2015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0年的15.3个百分点缩小至5个百分点以内。

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2012年起,在“211工程”学校和中央部属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本科一批为主的招生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实行定向招生。到2015年,招生规模从1万名扩大到5万名,2014年、2015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增长10%以上。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

学前教育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职业教育特别有利于提升低收入人群的人力资本,都具有改善民生、优化社会分配结构的效果。近年来,中国集中相当多的财力补齐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短板。

大力发展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2011年以来,中国为解决“入园难”问题,以县为单位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实施8个学前教育重大项目,主要是支持中西部农村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包括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依托农村小学富余校舍增设附属幼儿园、在偏远农村地区开展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等。截至2014年底,中西部地区幼儿园数量比2009年增长77%,是东部地区增速的四倍;中西部地区在园幼儿数量比2009年增长65%,是东部地区增速的两倍。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中国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他们既是中国制造业的新生力量,也寄托着中低收入家庭向上流动的希望。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国投入大量财力,实施示范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中职基础能力建设,特别是推进中职免学费和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各地按照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做好职业教育招生工作,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44.12%,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占普通本专科院校招生总数的46.9%。深入开展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就业质量稳步提升,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率为96.5%,高等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5%。

扶持特殊困难学生

中国在推进教育公平过程中,高度关注各类特殊困难学生,切实保障这类学生受教育权利。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经过不断完善,中国已基本建立了完整的学生资助体系,从制度上消除了“因贫失学”现象。在学前教育阶段,按照“地方先行、中央奖补”的原则,地方政府对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立以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及顶岗实习等为补充的学生资助制度,农村学生、涉农专业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中职免费。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建立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学生资助制度。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大学新生入学资助、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等“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同时实施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

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起,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随后补贴标准、试点范围和受益面不断扩大。2014年补贴标准调高到每天4元;2015年,全国超过1/3的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超过1/4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政策,还有很多地区开展了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根据2012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评估,营养改善计划逐步消除了农村学生“饿肚子上学”现象,改善了受益学生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学生平均身高、体重、平均成绩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权利。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随迁子女或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中国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也是一个政策难点。2001年,中国提出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政策思路,同时,逐步提出要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中央财政以奖补资金的方式,对各地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予以奖励,目前全国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比例保持在80%,还有10%由政府购买学位在民办学校就读。2012年以来,中国进一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后的上学问题,绝大多数省份出台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此外,各地积极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一些地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解决留守儿童亲情关怀、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中国还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举办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实行教育援藏、援疆,目前西藏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新疆南疆实现了14年免费教育;开展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少数民族专门人才;实行民族学生高考加分政策,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中国还努力扩大残疾人受教育机会,目前基本实现30万人口以上且残疾儿童较多的县都有一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

中国推进教育公平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中国教育的公平性还不足,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教育普及还有短板。2014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是70.5%,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更低,许多地方乡镇以下幼儿园建设仍然是空白,一些大中城市的“入园难”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义务教育虽然已经基本普及,但是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受自然环境、文化以及学习困难等因素制约,稍一放松,辍学现象很容易反弹,一些地方义务教育完成率较差,实际上提供的是不达标、不合格的义务教育。一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还很低,有的边远村落没有出过一名大学生。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属地管理的教育体制下,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公共投入反而越少,一些边远贫困地区财政自给率低,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普遍办学条件落后。城乡间生均拨款、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差距依然存在,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民对高质量城镇教育的需求强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教育空心化。在区域内部,重点学校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不断固化,家长的择校冲动十分强烈,学校之间的差距在短期内很难明显缩小。

教育改善民生的效用在减弱。由于教育布局结构不合理,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与人才市场化需求不相适应,教育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方面的作用在减弱,导致教育吸引力也在降低。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现实中,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主动报考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始终被认为是“次等教育”。尽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有所缩小,但是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未能有效提升,特别是对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等紧缺人才培养不足,毕业生在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在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方面,都有明显欠缺。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一些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利与防范教育移民方面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此外,农民工子女求学成本过高,受教育机会仍然很有限,而且质量较差,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面临着一系列学习、心理等压力,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由此导致新一代农民工就业技能差,已经成为制约他们在城镇寻找稳定工作、长期扎根城市、实现市民化的重要因素。对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亲情缺失,这些孩子在安全、学习、情感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依靠学校和社会难以根本解决。

中国教育公平性的不足只是一种现象,实际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制约。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许多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是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比如,越是贫困的地区,政府教育投入也越少,个体接受教育的意识也比较落后,导致教育整体水平较低。

认识方面的不一致。尽管促进教育公平已经成为中国基本的教育政策导向,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教育公平的政策目标,始终伴随着各种争议。有的认为,促进教育公平、缩小教育差距是削峰填谷,会降低教育质量;有的认为,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搞教育标准化,就是要把每个学校办成一个模式,丧失自身特色,与教育规律相违背,不利于教育创新;有的认为,促进教育公平,抹杀了不同禀赋和学习需求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的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像计划经济时期一平二调那样搞教育公平,不仅不合理,而且也难以实现。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举措上,社会也有不同看法,比如,有的认为,教师的频繁流动不利于教师潜下心来培养学生,教师流动到新的学校,也要花很长时间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这不应该成为教育管理的常态。

既得利益的羁绊。中国在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利益的深刻调整,不破除既得利益的羁绊,改革就难以真正突破。以大中城市择校现象为例,目前广泛存在以钱择校、以权择校、以优择校等三种择校形式,不少涉及到复杂的利益输送关系,成为一些热点城市难以实现免试就近入学的症结所在。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些流入人口较多地区的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围绕教育资源分配的冲突日益公开化,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仅向外地人口有限开放了高职招生,就有一些学生家长组织抗议外地人口侵占了本应属于他们的招生指标。

技术路线不明确。中国教育差距的形成十分复杂,历史形成的办学差距,加上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各种因素纠缠在一起,决定了推进教育公平是长期艰巨的过程。目前,中国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通过优化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包括办学条件、师资、招生名额等等,希望在短期内尽快缩小教育差距,这些措施力度大、见效快。但是,教育资源投入并不等于教育质量本身,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也很重要。有研究显示,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相比,教师职业发展机会较少,新进教师竞争激烈,难以吸引优秀师资。所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可持续的公平教育,还要多方面探索。

体制机制不完善。首先是政府职能没有转变,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着集中优质资源发展教育的政绩观,如果政府对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以及不同学校之间还是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已经缩小的教育差距也会反弹。其次是中央和省级财政统筹力度不足,中国基础教育采取低重心的管理体制,基础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县级政府的财力,而且属地投入的教育体制也会排斥流动人口接受教育。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中国   进展   思路   建议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