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在社会思潮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国家治理》周刊2012年推出的《中国公众的民粹化倾向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千余位受访人群中,49.5%的受访者具有民粹化特征,其中,31.3%的人属于民粹特征显著群体,18.2%的人属于有一定民粹化倾向群体。
近年来,中国社会正面临全面深刻的转型,社会矛盾凸显,贫富差距拉大,国际关系上也面临诸多挑战和角力,国内外环境的变迁更催生了民粹主义的暗流。与此同时,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应用在国内普及,围绕公共议题的讨论以此为平台越来越普遍,在此过程中网络民粹主义逐渐壮大。从近三年来《人民论坛》连续推出的“年度值得关注的十大社会思潮”排名情况可以看出,民粹主义位置从排名的后半段跃居至前半段,并在国际舞台中对主流政治生态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015年:民粹势力逐步蚕食欧洲政治版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孟威:2015年,在众声嘈杂的中国互联网新媒体舆论场上,民粹主义这个模棱两可的概念、像是变色龙一样的东西,在以平民化、草根化、非主流化为特征的亚文化语境之下,表现出对峙精英主义、挑战既有权力结构、极化民意权威、激起群体对立的种种看点。互联网民粹主义影响公民参与行动,加剧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关系的复杂化,其干预“依法治网”实现程序所制造的现实张力,值得关注与反思。
——《民粹主义的网络喧嚣》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伍惠萍:过去几年,欧洲政治极端化趋势加强,(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抬头,各种新老民粹和极端势力迅速抬头。一些政党不仅进入欧洲议会和各国议会,而且已然跻身执政党之列。2015年,民粹势力逐步蚕食欧洲政治版图,成为主流政治生态的一部分,日益改变着欧洲的政策走向……各种民粹势力仍旧表现出了相似之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打着为民众代言的旗号,大张旗鼓地反叛主流政治思想,打破政治禁忌,反对一切在它们看来威胁和损害了民众福祉的东西。在民粹主义的话语中,这种威胁既可能来自上层的政治精英,也可能来自外部的异己势力。为此,它们既反对现有政治秩序对于民众的安排,以及一切主流的、事关政治正确性的思想,又不断制造民族主义舆论,反对任何外部力量的侵入。
——《民粹主义日益侵蚀欧洲主流政治》
2014年:民粹主义显示出与极端民族主义合流的迹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博导 李良荣:2014年的国际社会和国内政治发生不少大事,在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动向有两个,一是民粹主义在中国大举反腐的趋势下声势增长,二是民粹主义愈发显示出与极端民族主义合流的迹象。在中国大力打击贪污腐败的过程中,民粹主义这一“副产品”值得关注……(打击贪污腐败)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也给民众带来了信心。但是,民粹主义一直以来的仇官情绪似乎得到了现实的佐证,甚嚣尘上。
——《警惕网络民粹主义“暴力”》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院长 林伯海:2014年,国外民粹主义演进在保持人民性、批判性以及道德情感性等基本特征的同时,又呈现出区域性色彩更加浓厚、消极性影响日益增强、民粹主义文化色彩不减以及阶层性划分趋于模糊等一系列新的趋势……作为“民主投射下来的一片阴影”,民粹主义给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纷扰。
——《民粹主义给全球治理带来巨大纷扰》
2013年:民粹主义情绪持续发酵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导 杨阳:2013年是中国公共政策频繁出台的一年,也是民众深度参与这些公共政策讨论的一年。单纯的民粹主义发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裹挟国家立法行为、公共政策制定和司法审判结果。尽管2013年的中国,确实存在民粹主义情绪持续发酵的事实,尽管民粹主义情绪的滥觞会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威胁,但总体上说,民粹主义因其无法形成完备的理论形态,凝结成鲜明的价值诉求和行动纲领,在历史上,它也只有与其他主义相结合,才可能转化成为现实的社会动员力量,因而并不可怕。
——《民粹主义情绪热度与价值诉求》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丛日云:前几年,民粹主义曾不时走上街头和其他公共场所,但在2013年,民粹主义主要活动场域仍然是互联网。网民的民粹主义仍以左翼为主体,他们以各大门户网站新闻栏目的跟帖、左翼和民族主义倾向的论坛为主要阵地;右翼民粹主义主要活跃于右翼倾向的论坛;在微博上,右翼比左翼更活跃。
——《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表现与出路》
责编/申唯佳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