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城乡一体化不是要消灭城市和乡村两种具体形态,而是通过统筹城乡发展,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的协调、均衡发展。因此,城乡一体化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海南省琼海市坚持以“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为原则,以打造特色小镇、建设农业公园、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构建旅游绿道联通化“四根柱子”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推进之路,贯穿其中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坚持民生为先,让全市人民共享城乡一体化的实惠和成果。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自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以来,农村便是人类聚落的初始形态。随着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一大标志出现了。特别是自发端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后,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出现了以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为显著特征的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数量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虽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大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内部结构出现了调整(主要是人口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这种现象被一些学者称之为“郊区化”或“逆城市化”),但实际上,这些从城市中心区迁移到郊区的人口,主要属于中产阶级。他们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交通拥挤,空气污染,治安状况又差,越来越不适宜居住和生活。郊区化或逆城市化的出现是对大城市过度发展的一个反应,但它并没有改变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总体趋势。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已经高达80%甚至90%以上。
随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乡关系问题就成为了始终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难题。从历史上看,城乡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对立状态走向缓和的过程。城市本来是由农村演变而来的,也是以农业得到较大发展为基础的,但城市一旦形成,城市的统治阶级以政治和军事统治为手段,依靠强力剥削农村劳动者,对农村实行经济剥夺,城乡关系从此走向对立。这种城乡对立关系,在前资本主义时代最为突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城市以及城市工业的发展同样是以剥削农村、使大量农民破产为代价的,这在英国的“圈地运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城乡对立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种异化状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时,不但鲜明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也深刻地分析了城乡对立,指出在私有制条件下城乡对立是城乡关系的基本形态,消灭城乡对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城乡之间一直处于对立状态。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政权,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对立,但城乡差别仍然存在,我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年,城镇人口达到7.1亿,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减少152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56.1%。
目前,我国仍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城镇化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加快实现我国城镇化,将有利于释放内需的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因此,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的一个必然选择,并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使城乡全体人民共享城镇化的成果。这是现阶段我国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为此,我国很多地方都在进行不懈的探索。琼海市坚持以“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简称“三不一就”)为原则,以打造特色小镇、建设农业公园、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构建旅游绿道联通化四根柱子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推进之路,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