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新思想 > 五位一体 > 文化篇 > 正文

这四年,习近平总书记的科技强国梦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在5月30日同时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下简称“科技三会”),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地使用了科技是“国之利器”这一表述。

2013年7月17日,他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语重心长地提到这一表述,表达了他对科技强国的渴望和期盼。习近平强调,现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从未停止过对科技的思考。“推动科技创新”、“聚集科技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十八大以来,围绕着科技进步,他以自己的情怀和使命感,推动中国科技发展,一次次提出新论断和新要求,正重塑中国科技事业版图。

推动科技创新

识变、应变、求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梳理可以发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的讲话中,创新总是被打上着重号。

“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在5月30日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依然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各个领域都急需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如何识变、应变、求变?“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习近平2013年11月28日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提到,“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矛盾和问题是科技创新的导向。”

在考察每一个工业基地和企业时,习近平也都会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习近平就提出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在2014年8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对于企业做出更为明确的指示:“要紧密结合我国发展遇到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明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方向和重点。要面对现实需求,通过形成良好市场环境,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大力推动产业化进程。”“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2015年5月在浙江调研时习近平强调,“各类企业都要把创新牢牢抓住,不断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

无论在什么领域,创新成果转化都是重中之重。正如习近平在2014年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创新要实,要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只有从实际出发,确定创新的突破口,才能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科技强国   习近平   科技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