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高尚全: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几点思考(2)

减税不仅要减轻企业的负担

还要调节贫富差距

最近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显示,目前收入和财产不平等状况日益严峻。顶端的1%的家庭占有了全国1/3的财产,低端的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大概只占1%,所以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大概已经到了0.49%,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这应当值得我们注意。鉴于这种情况对税收的调整要考虑到收入的不平等情况,使税收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工具,全面推开的营改增将会减税五千亿,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如果减免食品增值税,受益者将是广大人民,特别是低收入的群体。既有利于缓解过大的收入差距,又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也有利于实现包容性发展。目前我国的税收结构不合理,间接税收入所占的比重太大,2006年达到72%,2013年降到59%,在国际上,这一比重也是很高的。OECD国家,间接税收入只占30%,累进的所得税等直接税占了总税收的70%。累进所得税有利于调节贫富差距。

要为供给侧结构改革

提供有效的制度性保障

政府要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创造制度性环境,目前还有不少制度供给不足。例如僵尸企业之所以僵而不死与制度供给不足有直接关系。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程序案件审理。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企业破产法》自2007年6月1日实施以来,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其主要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出于维护政绩的需要而干预企业破产;二是法院不愿意受理破产案件;三是破产案件处理缺乏市场化;四是破产法体系不健全,没有个人破产和金融破产制度。当前,继续修改《企业破产法》,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破产法院,避免地方政府的干预。同时要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完善金融机构破产程序。

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

必须进一步深化政府改革

继续简政放权,深化政府改革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简政放权力度较大,但是社会的反应是放权力度还是不够,该放的没有放到位,而且放了以后不匹配,办事增加了难度。有的放权后监管没有跟上,比如把发电的企业审批权下放后,地方出于本地利益的需要,自行审批了109家燃煤发电企业,约1.2亿千瓦的发电量。根据我国环境情况,必须加快发展清洁能源,通过大功率特高压设备,可以从电充裕的区域输送到缺电的区域,这就无须每个省都用煤来发电,可是这样和地方的利益便产生了冲突。审批权下放出现新的问题后,有人主张收回审批权,我认为这是不适当的,不能出了问题就收权,还是要用改革的办法,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来解决问题。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是创新的动力之源

中央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后,千人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与国际上比较起来,我国还是原创性和理论创新不足,颠覆性创新更少。主要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束缚创新思维的条条框框太多。

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008年我在广东作了一次“解放思想与体制创新”的讲话。讲完以后广东社科院的一位同志提出来,他说我们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前面没有加上自由?我说没有写上自由不等于不要自由,如果没有自由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一切人创新发展的条件,是全面创新的动力之源。

去产能处理僵尸企业必须

要有更大的决心和智慧

去产能,处理僵尸企业必须要坚定不移,要有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现在对于处理僵尸企业存在一些疑虑。90年代诸城处理僵尸企业的案例对我们有启示意义,1991年35岁的陈光作了诸城市市长,1993年改任市委书记,他认为不改革没有出路,财政补贴是补不起的,所以逼上梁山搞改革。全市282个国有和集体企业全部进行了改制,陈光因此出了名,被称作“陈卖光”。当时山东的书记、省长请我去讲国有企业改革,有一位厅长提出:诸城国有企业的改制到底姓资姓社?我回答说,姓资姓社不好做结论,应该按照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来衡量。为了了解真实情况,朱镕基亲自带领九个部委的同志赴诸城调查。调查以后觉得诸城的经验应当推广。1997年6月,陈光调任菏泽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半年后又任专员。当年菏泽县以上企业负债率达到122%,三分之二的企业已经停产,银行不良贷款达80%。陈光感到这些企业卖都卖不出去,只有送个有实力的好企业才能救治他们。他说:“与其说是送出企业,不如说送出包袱,送出债务,实际上是引进来,这叫换个爹娘养孩子。只要把企业搞活,职工生活有保障,不管菏泽的企业姓菏不姓菏。”菏泽是山东最贫穷的地方,当年财政收入是4亿元,而全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工资需要10亿元。2006年,菏泽财政收入30亿元,公务员工资涨上去了,老百姓生活有了改善,但骂他的人还是很多,陈光被称为“陈送光”。但他作为改革者,欣慰地说:“我俯仰无愧,无怨无悔,改革的功过是非,应由事实评说。”今天我们去库存,处理僵尸企业也要有陈光那样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研究会名誉会长)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高尚全   供给侧改革   去产能   僵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