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新思想 > 五位一体 > 文化篇 > 正文

从河北正定到北京,习近平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三重境界(2)

境界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除了保护,还要发挥好文化遗产的教育后人、传承文化的功用。关于如何更好发挥文化遗产作用,习近平也有着深入的思考。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 新华社 资料

2014年2月,总书记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在其他场合,总书记更是反复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对于肩负爱国主义教育使命的抗日战争文化遗迹,习近平格外重视。2014年9月,一份反映辽宁阜新“万人坑”遗址遭破坏的报告送到了习近平的案头。总书记对此写下大段批示,责令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迅速落实对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的维修改善工作,尽早恢复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并指出“有类似阜新情况的,务必抓紧进行维修,切实做好保护、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让文化古迹活起来”,还意味着用文物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

2014年10月22日,“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习近平为展览题写序言指出,这次展览展出来自中国27家博物馆的450多件精美文物,从多个侧面展示中国汉代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传递中华民族不断进行文明创造的智慧结晶。从这份中国文化珍贵遗产中,法国和欧洲观众能够更为形象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

丝绸之路文物展、中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展、神秘的三星堆文物展等一系列文物展,正作为“外交使者”“国家名片”,日益成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活起来”的文化古迹,正走近百姓、走向世界。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孙易恒]
标签: 习近平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