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构建城乡一体化管理服务新格局(3)

核心提示: 近年来,北京市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六个一百”工程,探索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的有效途径,带领群众共创美好幸福生活。密云区穆家峪镇与华润集团合作建设希望小镇,开创了“党组织引领、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农民主体”四位一体的新农村发展模式。

整合各方资源,夯实长期稳定的农村社会治理保障

各级各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健全人向基层走、钱向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的工作机制,为农村社会治理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向农村基层使用的倾斜力度,健全完善了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方支持、基层组织自我补充的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村级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村级公益事业补助资金标准,不断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按照每村平均每年不低于15万元的标准设立了城乡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严格按照党员年人均不低于200元标准核定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并建立了合理的经费增长机制,保证了基层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

加强阵地建设。农村各级党组织坚持科学规划,充分整合资源,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了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适应信息化发展形势,加强党建网站、党建微信微博、党员手机信息平台等网络党建阵地建设,建成了全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开发应用了农村基层组织信息系统,使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统筹城乡发展。市委和农村各级党组织深化“三进两促”、高校“红色1+1结对共建”等活动,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两新”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促进了城乡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了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市委发动75个市直机关单位与89个经济发展薄弱村开展结对帮扶,引导强农惠农政策和资金向后进村倾斜,协助后进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增强了后进村的“造血机能”和自我发展能力。顺义区连续20年开展“一助一”结对帮扶活动,550多家单位累计出资出物4.3多亿元,在推进镇村经济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密云区开展城乡党组织“双结对”活动,全区100多个区直机关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1674名机关党员与农村党员结对,已帮扶困难群众7100多人。

(执笔:孙文锴,系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管理服务   城乡   一体化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