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重设定与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在权重系数调节的具体操作上,我们采取有事先提示的专家调研法,即邀请经济、社会领域的专家学者各15名,以及15名在综合管理岗位上任职的党政干部,让他们分别给各指标打分。为了增强测评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在对指标数据的选择和设定过程中,我们应用了此前测评研究中连续使用过的具有单调性和凸性特征的指数功效函数,对二级指标数据分别进行了无量纲化和标准化处理。该功效函数的具体形式如下:
该功效函数中,d是量化后的得分,我们将其区间控制在了60-100之间,x是观测值,也就是各指标数据的实际统计值,xh是满意值,xs是不允许值。一般来说,正向指标满意值取各指标的最大值,不允许值取其最小值,逆向指标满意值取其最小值,不允许值取其最大值。在操作过程中,经过功效函数的转换之后,就可将所有的指标数值全部转换为60-100之间的得分。
然而有必要指出的是,依据该功效函数所得出的结果是相对结果,前述六个二级指标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会影响各地区经济转型能力的得分。也就是说,如果改变参与测评的省市样本量,可能会导致数据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发生变化,各地区经济转型能力的最终得分也会发生变化。但是这并不会对各地区之间经济转型能力的排名顺序产生影响,也就是原有各地区经济转型能力的先后排序将保持不变。
总体测评结果排名
总体的测评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五省市位列经济转型能力排名的前五位,而经济转型能力倒数五位的省市,分别是西藏、云南、贵州、山西、青海。参照人均GDP的分布,可以从总体直观地发现,发达地区(即人均GDP较高的地区)的经济转型能力较强。通过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0.850,在置信度为0.99时相关性显著。人均GDP水平较高的省市基本上位于经济转型能力排名的前列。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人均GDP表明其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和人口寿命以及环境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人均GDP所代表的这些重要方面的发展水平与地区的经济转型能力密切相关,前者为后者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而后者基于自身的含义,原本就是为以人均GDP 为重要指标的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稳定和升级的作用。
对经济转型能力的分解分析,还可以发现人均GDP与知识存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变换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1、0.807、0.737,均在置信度为0.99时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反映相关的密切程度,所以人均GDP相关的经济转型能力二级指标按大小分别为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变换、知识存量。
尽管人均GDP与经济转型能力表现出正相关,但通过经济转型能力与人均GDP排名之间位差,还可以发现一些地区两者之间的位差较大,其中位差较大(大于等于5)的省市有:海南、黑龙江、四川、江西、广西、安徽、重庆、新疆、宁夏、甘肃、青海,这些省市要么呈现出人GDP排名较高而经济转型能力较弱的特征,要么呈现出经济转型能力较强而人均GDP排名较低的特征。对位差差异的进一步辨别,将既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探索不同省市之间的发展路径的差异,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宏观政策分析过程中出现“一刀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