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感谢有机会前来参加会议,我主要围绕“中国的城乡一体化与就地城镇化”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
第一,关于就地城镇化,首先要明确城市化的概念。所谓城市化无非是农村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怎么转变有两个路径:一个是农村人跑到城市里;另一个是农村地区当地的居民变成城市人口了,这是就地城市化,即经济比较发达、有一定人口密度、能留得住人口,可纳入上一级城市圈以实现与该城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农村地区。就地城市化的第一驱动力来自什么地方?人口密度、人口规模都代表着内生动力,琼海的动力是外生的还是内生的?我们后面再讨论。
第二,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巨大挑战。这里我谈一些面临的实际问题。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实现起来没有那么容易,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点,“就地城镇化”能否改变人口流动大势?第二点,建制镇与小城市,主要是县城,能否吸引本地区的人口?第三点,现在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状况如何?第四点,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意愿是否强烈?第五点,我国的山地很多,山地的农村人口转移很重要,有什么特点?在未来的五年,这个大势能不能改变过来?
再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不同净迁移状况县市的分布。根据我的研究,从全国来看,大约86%的县包括县级市都是人口跑出去的多,只有15%不到的市县人口迁移不那么多。这个迁移的大势未来能不能改变?
再看人口年龄的结构。有很多地区,人口已经是负增长了;农村的人口状况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15%,劳动力人口约占64%,15岁以下的约占21%。
再看人口意愿。有外出打工经历的、以及今后打算外出打工的有67.25%,今后不想外出打工的是72.75%。说明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
再看是否愿意获得城市户籍。本乡镇不愿意获得城市户籍的人占大部分。如果说是否愿意为城市户籍放弃耕地和宅基地,他们都不愿意。城市化进程遇阻。在二元社会体制条件下,农村人口被城市化、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他们的“命根子”。
第三,对琼海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琼海城市化最初始的动力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我个人认为,它不是内生的条件,为什么?琼海市人口密度300人左右/平方公里,总面积1710平方公里,这样的地方城镇化是很困难的,所以该利用外生的力量。那么,外生的力量到底是什么?这个外力是人口净迁入,总人口呈增长的态势;问题就是中心城市规模不大。
关于琼海市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我个人的看法,一是培育中心城市,争取建成20万人左右的规模。教育、医疗等较高级别的公共服务要上去。二是培育自己相对独立的民生体系。最好把城镇圈与生活圈同时规划建设,城镇圈与生活圈相互叠加,有利经济、方便民生。三是把城镇化水平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四是根据“为我所用”“利我发展”的原则,主动靠拢和依托海口与三亚等大、中城市,利用这些城市的辐射功能发展自己。如会议资源的开发,把旅游资源纳入海口、三亚的旅游圈。五是用好博鳌品牌。
责编/刘瑞一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