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一带一路”建设下的中国语言战略

核心提示: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球角度来审视“一带一路”战略,更具有文明对话融合的意义。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当使中文成为沿线国家重要的中介语言,以之促进文明间的对话沟通,真正实现“民心相通”。

【摘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球角度来审视“一带一路”战略,更具有文明对话融合的意义。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当使中文成为沿线国家重要的中介语言,以之促进文明间的对话沟通,真正实现“民心相通”。

【关键词】“一带一路”     语言战略    中介语言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我国学术界从各个方面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研讨大多是从外交、安全和经济等角度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机遇、问题和挑战等进行阐述,但习近平总书记在就任之初就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久更是放眼全世界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因而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球角度来审视“一带一路”战略,更具有文明对话融合的意义。同时,从人文交流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建设,基于现实条件的考量,就会产生“中文应该成为从东亚、东南亚、南亚到中亚、中东乃至西欧的地区中介语言的可能性思考”和相关问题的探究,“一带一路”建设视野下的语言战略研究由此展开。

文明对话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在《当中国统治世界》的论著中指出,不能把中国仅仅看成是一个普通的民族国家(nation state),而首先应该看成是一个文明国家(civilization state)。的确,经受过无数艰难困苦的中华民族,其文明特征却在历史的巨轮中历久弥坚,香火永续。四大文明古国中,如今也只有中华文明依然傲立于东方。

清华大学陈来先生在归纳了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的发展史之后指出,中华文明十分重视关联性和交互性伦理,推崇多样性和谐,其“和为贵”的崇高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准则,“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都表明了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普世性,也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对话乃至融合的根据所在。

2016年1月初,习近平主席在开罗的阿拉伯联盟总部发表了《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演讲。习主席指出,“文明具有多样性,……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理念。我们应该开展文明对话,倡导包容互鉴”。这是习主席第一次明确地从文明对话的角度来阐述“一带一路”的伟大意义,为我们从文明对话和文明共存的角度理解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带一路”从中国出发,途经国家正是当今世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明中心。因此,只有积极开展文明间的对话沟通,真正实现“民心相通”,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带一路”建设使中文具有沟通各种语言的巨大潜能

在《英语国际主流语言化研究》一书中,我们对国际主流语言做了如下定义:为非母语话者(non-native speaker)所共同使用、用来进行相互沟通的中介语言,也叫做国际中介语言(Lingua Franca)。英语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主流语言,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则应当使中文成为沿线国家重要的中介语言。

“一带一路”沿线的74个国家大多是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还未形成或发展出某种具有共同认知的中介语言。因而,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尽量争取使中文成为该地区的中介语言。一种语言之所以成为中介语言是由该语言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某种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越高,母语国政府推广的力度越大,那么该语言的供给就越强。同时,非母语话者对该语言实用价值的认识越深,非母语国政府对该语言的学习推广力度越大,那么对该语言的需求就越大。

在“一带一路”地区,我们认为中文具备了成为地区中介语言的供给与需求条件。具体而言,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与世界上的大多数语言相比,中文更经济、更有效率。根据中国文字专家刘又辛教授的研究,中文汉字经过图画文字、表音文字阶段后,现在为以形声字为主体、还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阶段。汉字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汉字好认、好读,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众所周知,外文翻译成中文以后其字数就会变少,这就是汉字经济效率的表现。第二,与国际主流语言相比,汉语更优美、更具魅力。网上流传的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翻译成中文就可以有文艺版(琼瑶版)、诗经版、女汉子版等众多版本,尽管有些翻译具有调侃的成分,但是信达雅俱佳,反映出中文特有的美感和强大的表达能力。第三,中国经济崛起带来中国文明的崛起。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娱乐和媒体的中心之一,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也使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经济中心和科技中心的地位逐渐凸显,极大地提高了中文的价值和魅力。第四,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得到了沿线国家的认同和响应,从而使中文具有沟通各种语言的巨大潜能。

当然,要实现中文的地区国际语言化,也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中文的学习和推广仍将是一个艰巨而长远的任务。我们认为,从具有一定基础和亲和力的东南亚开始推进中文的中介语言化,将成为推进中文地区中介语言化战略发展的突破口,中文的地区国际中介语言化也将由近及远、逐渐显现效果。

在当前英语国际主流语言化的情况下,尊重乃至利用英语作为建设“一带一路”的中介语言,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但是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对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很大的阻碍。

针对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内容:第一,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情况的讲解,加强对沿线国家的历史、宗教、文化、政治体制、经济贸易体制等各方面的了解;第二,增加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等非主流英语的词汇、发音知识的介绍,消除交流障碍;第三,增加中华文明发展历史和现状的介绍,以及关于恰当表述成语、谚语等特色文化的讲解,让学生用精准、恰当的英语,将中华文化中最精华和经典的东西介绍给不懂中文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

(作者单位:贵州理工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

【参考文献】

①陈虹、杨成玉:《“一带一路”国际战略的国际经济效应研究:基于CGE模型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10期。

②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

责编/杨鹏峰   刘芋艺(见习)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寒]
标签: 中国   一带   语言   战略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