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帝王,只要是真心想把国家治理好的,无不注意君民关系。他们往往自称是“民之父母”,就是想拉近自己与百姓的距离。儒家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理念,以及“载舟覆舟”的告诫,对他们影响很深。他们既“敬天”,又“敬民”;既“畏天”,又“畏民”。遇有机会,就要“示好”于民。
【关键词】明清 亲民 与民互动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明清帝王竞相倡导节俭
明太祖朱元璋最欣赏孔子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一语,以为是“治国之良规”。他也能照孔子的这句话去做,是帝王中节俭的典型。平常穿的衣服是洗了多次的旧衣,马皇后还亲自缝补衣裳。
明成祖朱棣的衬衣,袖子破了还继续穿。一次坐在京城右顺门,破袖子露了出来,他往里塞塞,一会儿又露出来。身边的大臣看到后,有人便大加赞颂。明成祖说:“我不是没有新衣,就是一天换十次也有。自念应当惜福,所以衣服洗过多次还穿。先皇后在世时,亲自缝补旧衣,先皇见了,说皇后勤俭如此,可以作子孙榜样。先皇的教导我不敢忘记。”
明英宗教导大臣说:“我穿衣很随便,即使穿布衣,人们也不会不认我这个天子。我在宫中,酷暑不摇扇子,隆冬不生火炉,是学了《尚书》《四书》,懂得了‘修身、齐家、敬天、勤民、用人’的为政之道,才这么做的。”
清朝有几个皇帝,比明朝的皇帝更会节俭。据张廷玉讲,他经常在雍正帝进膳时,奉命“侍食”。见雍正帝常常将掉在桌上的饭粒、饼屑抓起来吃掉,还教育大臣,要“珍惜五谷”,切不可糟蹋。
道光帝常穿打补丁的衣服,满朝文武纷纷效仿,跟着穿打补丁的衣服,据说京城旧衣铺的旧衣为之涨价。据何刚德《春明梦录》记载,道光帝的一条湖绉裤子,穿的时间长了,膝盖处磨出了一个洞,送内务府修补,开价3000两银子。道光帝嫌贵,将内务府官员训斥了一番。
光绪帝也穿补过的衣服。据他的老师翁同龢说,有一年冬天,光绪帝马褂外面又罩了一件马褂。翁问:为何穿两件马褂?光绪帝答:太冷了。翁又问:为何不穿狐皮衣呢?光绪答:没有。原来他的狐皮衣破了,送去修补了。翁同龢感叹道:岂知皇家之制,其俭如此!原来穿打补丁的衣服,还是清朝皇家的“传统”哩。
贵为帝王,穿破衣烂衫,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如明成祖,是坐在京城右顺门,当着大臣的面,将露出的衬衣的破旧袖子反复往里塞的,不免有作秀之嫌。道光帝补一条裤子,要花费3000两银子,真还不如穿新衣呢。
倒是明太祖和康熙帝倡导节俭能从大处着眼。明太祖不让在宫中空地建造楼阁亭台,而令太监们种菜,供宫中食用。又下令在京城朝阳门外栽种桐树、棕树、漆树50万株,所收桐油、棕、漆供宫中修缮用,不再向百姓征收。他的节俭措施还很多,效果也很明显。康熙帝自称:“朕登基时,明朝遗臣尚多能言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事甚详,明时宫监多至数万人,宫女至二万人。今朕所使内侍及诸王所用太监不过七百人,宫眷嫔妃年长者已七十余岁,所使之人总不过五百人而已。”大力裁减宫中人员,节省的银子是十分可观的。
明太祖常常有意识接近民众,体察民情
明太祖秉持“为政以得民心为本”的观念,常常有意识接近民众,体察民情。他曾在一个冬天到南京三山门巡视护城河疏通工程,见到有一位民工赤裸身体在水中,像是打捞什么东西,派人一问,才知是监工吏故意将那民工的锄头扔进水里。明太祖立即下令另拿一把锄头给那位民工并说:农民服役,手脚都冻裂了,很是辛劳,怎么忍心加害于他们?他下令打监工吏板子,又命停止修河工程,让民工各自还家。
明太祖早年在民间,见到贫苦百姓尤其是鳏寡孤独之人艰难度日,深为同情。即位以后,他下令扶贫:各地官员必须访贫问苦,凡是无衣无食的,每月发给衣食;没有住房的,给以房屋。他说,若是天下之民有流离失所的,就是我没有尽到治理天下的责任。
他还下令户部编一部书,用以教育全国的官员。按他的要求,书上要罗列:文武官员的各种品级,每一品级一年俸米数量,折成稻谷多少,多少亩田才能出产这么多稻谷,需用多少劳动力。编成后,赐名《醒贪简要录》,印发全国。明太祖以为,这本书可以教育那些拿俸禄的人,使他们懂得恤民。
他要求长子朱标体察民情,跟他一样懂得爱民。有一年,祭天地的圜丘建成了,明太祖带着朱标去观看。看完,他特地让身边大臣陪朱标去附近农村挨家挨户访问,考察农民的住房、饮食、用具。回到宫中,明太祖对朱标说:农民终年劳碌,不得休息。住的不过茅屋,穿的不过布衣,吃的不过菜羹粗饭,而国家经费都是农民所出,“故为民上者,不可不体下情”。
明宣宗亲撰“耕者访谈”
明宣宗是明朝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明史》说他在位时“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政治、经济情况都比较好,百姓安居乐业。
明宣宗继承了明太祖的“亲民”传统,比较能深入民间。一次,他对大臣们说,我昨天谒陵回来,路过昌平东郊,见到一位农夫埋头在耕田,召来问话,于是知道人事之艰难,吏治之得失。我把他的话记录下来,给你们看看。用现代的话说,这是一篇“耕者访谈”。文中这样记录宣宗与耕夫的对话(大意)。
问:为何这么勤劳?
答:勤劳是我的本分。
问:也有空闲的时候吗?
答:春耕,夏耘,秋收,都得勤劳,稍有懒惰,就影响收成,会受冻挨饿,所以不敢松懈。
问:冬天有空闲吗?
答:冬天要到官府服劳役。这也是我的分内之事,不敢怠慢。
问:民有士、农、工、商,你这样劳碌,为何不改行呢?
答:我爷爷、父亲都种田,所以我也种田。我们这里没有士和工,他们的情况我不知。外出做生意的人,获利厚的十分之二三,获利少的才十分之一,也有赔本的。种田如无水旱之灾,人又勤快,一年收入可解决两年温饱;收入少的,一年吃饭不愁。
宣宗很欣赏耕夫的回答,赏给了食物。继续问道:你还知道别的事吗?
答:我是粗人,远的不知,只是在县里服劳役时,先后见到两位长官。一人从凌晨上班到太阳下山,尽心民事,老早就升官了;一人中午上班,太阳偏西下班,百姓的喜乐、忧愁他不问不闻,因为这个原因,他被贬官了。
宣宗认为耕夫的回答质朴而有道理,符合周公在《尚书·无逸》中说的“治民祗惧,不敢荒宁”,意即为政当有敬畏,不敢荒怠自安。
明宣宗还撰有《织妇词》,内有这么几句:“累丝由寸积为丈,上供公府次豪家,织者冬寒无挟纩(绵衣——引者)。纷纷当时富贵人,绮罗烨烨华其身,安知织妇最辛苦,我独沉思一怜汝。”历史上的皇帝,可没有几个能写出这样的诗,因为他们即使有诗才,也未必有真情实感。
康熙帝常与民互动
康熙帝六巡江浙,都可以看作其与民互动。据钱泳《履园丛话》,第二次南巡是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农历二月初三,御舟抵达苏州浒墅关。次日去虎丘,来到万岁楼。楼前有玉蝶梅一株盛开,芳香袭人,康熙帝注目良久,以手抚之。至二山门,有苏州、松江士民数人伏地上书,要求减免苏、松“浮粮”(定额之外多征收的钱粮税款)。康熙帝命侍卫将上书收下,并命六科给事中及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讨论、处理。十九日,康熙帝从浙江回到苏州,士民献土产,称“万民宴”。康熙帝向士民们点头示意,命侍卫取米一撮,说:“愿百姓有饭吃。”士民请求再收下一些土产,康熙帝取福橘一枚掷下,说:“愿尔等有福也。”
过了十年,康熙帝第三次南巡。三月十四日抵达苏州,恰适“万寿圣诞”(46岁生日),苏州士民用各种方式表示庆贺。四月一日从浙江回到苏州。三日去洞庭东山。渔民献上馔鱼、银鱼各一筐。帝乃命渔民撒网,又亲自下网,捕得大鲤鱼两条,康熙帝很高兴,命赏渔民元宝。在洞庭东山,男女老少观者云集,康熙帝吩咐百姓:“不要踩坏了麦子。”当时油菜已结子,康熙帝命摘一枝细看,问江苏巡抚宋荦:“此有何用?”答曰:“打油。”康熙帝说:“凡事必亲见也。”这天有苏州水东地方的农民上访,说是农田被湖水冲坍,粮税照交。康熙帝命江苏巡抚宋荦将上书收下处理。他问担任“扈驾守备”的牛斗:“太湖广狭若干?”答曰:“八百里方圆。”问:“何以《具区志》止称五百里?”答:“风浪经年累月冲坍隄岸,故现有八百里。”问:“为何减少了很多农田,不上奏朝廷要求减少粮税?”答:“不仅是水东,太湖周围的乌程、长兴、宜兴、无锡、长洲、吴江,处处都有农田被湖水冲毁。”康熙说:“朕不到江南,民间疾苦利弊焉得而知耶?”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正月初五举行的“千叟宴”,是轰动一时的与民互动事例。据萧奭《永宪录》,大学士及部院大臣年70以上15人合成千岁,为康熙帝祝寿。康熙帝因召60岁以上、80岁以下大学士、九卿、翰林、科道官员70人,文武在职官员及京郊之民660人,宴于乾清宫。康熙帝亲自赋诗,命各大臣唱和,诗成,名《千叟宴诗》,还绘了图。宴毕,康熙帝在东煖阁召见大学士以下诸大臣,推心置腹地说了以下一番话。
今天天气晴和,又没有什么事,我也身体安康,跟你们闲谈往事。从来帝王任大责重,最为劳苦,在位长久者很少。有些帝王不知为君难,崇奉佛教,迷信仙道,沉湎酒色。我自即位以来,能做到不迷信佛道,不好酒色。故在位10年,未曾想能到20年;在位20年,未曾想能到30年、40年、50年。在位50年之后,根本就不存60年之想。现已61年了。史书所载君主寿至70岁者不过3人,我是幸运的人。君主统治天下,前后左右都有人迷惑他,或大臣擅权,或妇人干政,或宦官擅自行动。只有英断之主才能独持朝纲,然而英断之主往往好杀戮。我则待下宽恕。你们都年至耄耋安享富贵,得以善始善终。君臣须发苍然,聚在一起,真是一大乐事。我年轻时,300斤石头上面再加一块石头,能用手举起,现在雄气不在了。去年刻了一颗章,刻的是“戒之在得”四字,我很知足了。
世间只有真话能感动人。言不由衷的话,只会使人反感。康熙帝上述一番话,是发自内心的,是感人的。
(作者为凤凰出版社编审)
【参考文献】
①[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②[清]钱泳:《履园丛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③[清]萧奭:《永宪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责编/潘丽莉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