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大都市圈“最后一公里”在哪(3)

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波也表示,随着莞惠城轨的开通,以及穗莞深城际轨道、莞佛城际轨道的建设,东莞的交通网络将更加完善、便利,有利于进一步承接深圳产业和人口转移。

打通“最后一公里”

尽管满意自己双城生活的状态,但张女士也有一点遗憾。两点一线的生活,让她没怎么在北京玩过,除开偶尔和同事聚餐,“看演出最多也就看个多半场,要不然赶不上回廊坊的车”。

最让张女士纠结的是将来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幼儿园还好说,小学总不能让孩子在廊坊上吧。”

曾经最被看好的大都市圈功能之一的“异地养老”也遭遇到了一些梗阻。

以河北正在构建的“环京津健康养老产业圈”为例,河北着力打造的多个绿色生态医疗健康和老年养护基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北京老人。目前老人们经常抱怨的问题有,异地取款有手续费、原单位订报纸没法及时领取、是否有更方便的交通方式让老人们回家看看等等。但和医疗报销问题相比,这些都是小问题。

86岁的严永清原来在北京市的一所中学工作,现在住在河北三河市燕郊镇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每次老人在燕郊看病就医后,都要回到学校找会计报销,会计再拿着手续到海淀区医保单位报销。届时会把老人的医保卡压在那里半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她不能看病。

针对这个问题,今年6月初,京津冀民政部门签署《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6年—2020年)》,将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户籍壁垒,形成“一省两市”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让京津冀三地老人异地养老无障碍。今年9月“异地就医实时结算”有望实现。

此外,北京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也正在加速辐射至大都市圈内的其他城市。

北京景山学校河北曹妃甸分校日前正式开始招生,北京实验二小则在石家庄开设了分校,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在短时间内也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而河北省近京的廊坊、保定等地区也与北京多个优质教育资源项目进行了“无缝对接”。

在河北燕郊、廊坊、唐山等地的医疗机构,患者可以挂到天坛医院、朝阳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以及北京中医医院等北京著名医院的“专家号”。据统计,河北省已有20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北京市建立了业务联系,合作项目达330多个。

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毋庸置疑的是,真正实现大都市圈的优质资源均衡共享仍需一个漫长的过程。

“希望到孩子上学的时候,在家门口就能上北京的名校。”张女士看着一岁的女儿,话语中仍然有些无奈。

(记者赵瑞希、任丽颖、齐雷杰等综合报道)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