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美国对华战略误判历史考察

【摘要】二战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从一定意义上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误判,导致其先后不同程度上介入中国、朝鲜和越南的内战,从而造成了中美敌对,甚至冲突的局面。其结果,美国的上述干涉都以失败而告终。作为始作俑者,美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与此同时,这些干涉也给其他相关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使中美关系遭受严重破坏。考察这段历史,意在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和启示,以避免因一方或双方的战略误判而导致的中美关系悲剧重演。

【关键词】冷战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战略误判 中美关系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中美两国在外交、军事、经济及人文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抗击埃博拉疫情,处理朝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以及应对从阿富汗到塞拉利昂的广大地区所面临的发展挑战等问题上,中美两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但是,双方在南海、网络安全等问题上的分歧与关系紧张却呈加剧之势,这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中美围绕南海问题所出现的紧张局面遥相呼应,美国国内正掀起对华政策的大辩论,这场辩论旨在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奉行的以接触为主的对华政策及其效果进行反思与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归于失败。无独有偶,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国研究系主任、海曼讲席教授蓝普顿(David Lampton)提出:“中美关系正逼近打破平衡的临界点。”①在此背景下,中美关系何去何从又成为热议的话题。对此,习近平主席早就有预见性地指出,只要中美从大处着眼、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坚持建设性方式,避免战略误解误判,分歧就可以得到管控,共同利益就可以得到维护。②

有鉴于此,本文拟回顾二战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二十余年间的中美关系,从美国对华三次重大战略误判的视角,探讨敌视与对抗的中美关系使美国、中国以及其他相关国家所付出的代价,以期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和启示,并对美国国内对华接触政策持质疑甚或反对态度的人给予侧面回应。

历史上美国三次重大对华战略误判

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可以说是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对抗与冲突的时期。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国先后三次出现重大对华战略误判。③

第一次战略误判:从构建战后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以及以狭隘的意识形态划界的冷战视角出发,对美国干预下中国革命仍将取得最终胜利的前景产生战略误判。

需要强调的是,二战后期,美国政府并非对中华民国政府行将垮台的可能性没有精准的预判,而是对美国干预后它仍然难逃败局的前景缺乏战略性判断,否则对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就难以给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1945年秋,赫尔利大使写道:“华莱士副总统于1944年从中国回来时告诉罗斯福总统说,中华民国政府很快就要垮台。接着两位美国参议员(布鲁斯特和钱德勒)预言道,只有奇迹才能阻止中国政府的覆灭。这种看法在美国和中国的文职与武职官员中间是非常普遍的。④即便如此,杜鲁门政府仍然走上了“扶蒋反共”的道路,这一选择与罗斯福总统对战后世界秩序的设计以及冷战的爆发具有密切联系。

二战尚未结束,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开始谋划战后以美国为领导的国际秩序。在这样一个国际秩序中,一个“稳定的”、对美国“友好的”中国是不可或缺的,它将作为美国最密切的盟国,对付太平洋地区的其他大国:俄国、英国以及东山再起的日本。因此,罗斯福认为,“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策的紧密合作为基础。”⑤而当时,美国看不到在国民党内有比蒋介石更强有力的领袖,因此,罗斯福认为蒋介石是能“在战后把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的唯一领袖⑥”。

继任的杜鲁门总统显然也认同罗斯福总统关于战后国际秩序、美国领导地位以及中美关系的设想。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明确写道,在与回国述职的赫尔利和魏德迈讨论美国的对华政策时,“我清楚地告诉他们说,我们的政策就是支持蒋介石,但我们却不卷入中国的内战中为蒋介石作战。”⑦然而,随着冷战的爆发,美国政府在国共内战中选边站的政策越走越远。

但是,中国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打破了美国政府中“亲蒋派”的幻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取得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国民党政府行将溃退之时,美国政府既未能彻底从中国内战中“脱身”,也未能与新中国的决策层进行有效的“接洽”与协调。究其原因,美国对中国革命运动的敌视主要源自美国人的冷战意识形态和传统的反革命思想, 这两种观念在深层次上决定了美国无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胜利做出合理的反应。⑧

第二次战略误判:在冷战的背景下,过分夸大苏联威胁,而对中国对美国军事干涉朝鲜战争的可能反应作出战略误判。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对此,美国杜鲁门政府最初的反应认为,这是苏联授意的挑衅行动,而且很有可能是一种声东击西的行动,即意在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对西方发动攻击。当时,南斯拉夫就被认为是苏联阵营潜在的进攻目标。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凯南甚至认为,如果苏联进攻伊朗和德国,则表明苏联将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只有美国对朝鲜的事态作出坚定反应,并且美国的立场在世界上获得广泛支持,才能改变苏联的计划。⑨杜鲁门总统在其《回忆录》中也承认,当时他“认为俄国人估计我们不敢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也不会抵抗,企图违反协议把朝鲜搞到手。”⑩

对于中国对朝鲜事态的反应问题,起初美国决策层倾向于认为,中国很可能趁机攻打台湾。因此,杜鲁门总统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要求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停止对大陆的一切海空行动。同时,宣布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本的和平解决或联合国的审议。

美国决策层一度将其关注点放在苏联,甚至对于中国可能参战的猜测也是与苏联的统一部署有关。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1950年8月25日提交的一份关于苏联可能对朝鲜局势采取的行动的报告曾推测,苏联很可能进一步利用中共,包括部署有组织的中共军队进攻韩国和东南亚。报告同时认为,中共急于控制台湾,仍有可能对台湾提早发起进攻。

实际上,对于由于美国军事干涉朝鲜内战而给中国国家安全造成的严峻形势,中国领导人高度关注并积极地做应对准备。1950年7月初,毛泽东和周恩来提出, 必须立即在中朝边境集结9个中国师,以便在联合国军队越过三八线时进入朝鲜北方作战。他们将这一设想告知斯大林。7月5日,斯大林复电表示赞成,并说苏联将尽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发动仁川登陆作战。9月29日,在得知美国公开宣称将向三八线以北进军后,中共中央决定对美国扩大侵朝战争的企图予以严正警告。10月3日凌晨,周恩来紧急召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迎,再次警告说: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

但美国领导人抱定成见,不相信中国领导人有决心和意志出兵朝鲜作战。他们将中国领导人的警告看作是“讹诈”和“恐吓”。一直以精通所谓东方心理学自诩的麦克阿瑟断言,中国一定不会参战。因此,他不顾天气、地形等不利因素,要求各部队迅速北上。麦克阿瑟不仅自负,而且狂妄,他曾经在复活节岛上告诉总统,即使中国人真的参战,他也完全有能力把朝鲜战场变成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杀戮场。出乎美国人意料的是,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入朝第一仗。11月25日,志愿军发动了第二次战役,将麦克阿瑟的军队全部赶到三八线以南。这一事态发展表明,美国高层不仅未深刻体察美国武装干涉朝鲜给中国造成的巨大安全威胁,亦未预判到中国领导层及中国军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的决心和实力。

第三次战略误判: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既过分夸大中国威胁,又过分夸大中国困境,因而对中国对美国侵略越南的反应作出误判。

由于冷战的爆发,印度在美国的战略版图上的地位变得重要起来。在美国看来,印度是“自由世界的前线”,而“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在于非共产党政权的存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迅即发表声明,表示他“已指示加速以军事援助供给在印度的法国及其联邦成员国家的部队,并派遣军事使团,以便与这些部队建立密切工作关系。”

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政府逐步使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美国领导人几乎无一不信奉所谓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而且将这种理论同对中国的敌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1961年10月中下旬,肯尼迪派遣热衷于“反游击战”的总统军事顾问泰勒(Maxwell Taylor)和国家安全特别助理罗斯托,率领调查团前往西贡,对南越作实地考察,以便确定有效的“反叛乱”行动纲领。调查结论认为,由于中国和北越面临严重的后勤困难,完全不用害怕共产党大举进攻南越及其邻国;特别是中国的饥荒,使中国领导人不得不在一段时间内避免“军事冒险”;美国的军事干涉还可能增强美国同苏联和中国进行讨价还价的地位。自1963年底中苏公开论战后,越来越多的美国政府官员,尤其是国防部的官员相信,中国国内的经济困难,加上中苏的分道扬镳,已削弱了中国的实力,使中国逐渐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太可能会贸然出兵援助北越。参谋长联席会议告诉约翰逊,中国面临的困境,使它在大规模干涉越南问题上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美国   战略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