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执政党制度建设方略

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颜俊儒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颜德如

【摘要】当前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运行程序和具体内容有了很大进展。然而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党的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务必要主动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态势,坚持科学化、系统化、民主化、法治化和常态化的发展取向,从各个层面推动推进制度建设,以便提升自组织能力和治国理政的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建设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治理现代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社会发展、民众素质等环境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执政党发展状况如何。政党政治与现代国家建构紧密联系的历史与现实情形,一再表明执政党自身的完善成为关乎一国政治文明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因素。在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担着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其自身发展的好坏,将深刻影响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①,影响当代中国共治、善治和法治愿景的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宏大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做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这两次重要会议为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新的平台与新的视角,那就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制度建设应该置身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大势中去把握去推动,以便更好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科学治党。因此,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去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执政党的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相关性

执政党制度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具有诸多的关联性。其中,国家治理现代化强烈要求执政党不断推进制度建设;执政党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先导与示范,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提供诸多基础性条件。就当代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相关性如下:

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执政党加强其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而执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政党制度建设的情况如何。因此,执政党加强自身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就当代中国而言,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中国共产党从静态方面做好自身内部的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生活制度、组织制度、监督制度、治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还要做好党与外界联系的各项制度建设,如规范党群关系、党际关系、党政关系的联系制度、民主协商制度等。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中国共产党从动态方面做好自身制度建设的设计与形成、实施与执行、调适与变通、创新与改革、学习与借鉴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这样方能提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调适能力与回应能力。

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求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治理制度化和法治化。而国家治理制度化、法治化关键在于执政党的执政思维、执政意识、执政方式和执政行为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孕育了执政党的制度建设要尊重一些基本的原则和规律。就当代中国而言,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中国共产党推进自身制度建设时,要注重科学性,严格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国家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以及制度发展本身的规律;注重系统性,注重建构党的制度体系,理清制度体系的内外关系网络;注重创新性,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根据党情、世情、国情和社情民情,不断创新制度建设的内容、理念和模式;注重参与性,扩大制度建设的大众参与范围,调动广大党员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制度建设的民主化水平,最大程度实现公开透明,这样方能提高中国共产党自身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执政党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基石。制度建设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保障执政党建设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所在。就当代中国而言,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作为国家治理最重要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其制度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执政党的国家治理能力②,而且能够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发展,从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效运行。

一方面,党的制度建设能够极大推动执政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能够有力推动党治国理政的理念、模式的现代转型发展,从而提升执政党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政党治理能力;能够进一步提升党应对国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扩大党参与国际事务的范畴与领域;还能推动党不断学习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执政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另一方面,党的制度建设具有界限与规范功能,规范党员干部在国家治理中的行为,界定其应有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秩序维持的功能,维持党在国家治理中正常的运行状态;具有预期与预设功能,规划党在国家治理中的制度诉求和制度安排;具有传承与固化的功能,制度化党在国家治理中形成的经验、教训和成果;具有强制执行的功能,促使党在国家治理中执行相关制度。

当前我国执政党制度建设的进展、不足及影响

当前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自身的建设问题,在制度建设层面取得了诸多成就,逐步实现了制度建设的观念、内容与模式方式的现代转变③;同时,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执政党这些制度建设层面的进展与不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不平凡的心路历程,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诸多的影响。

执政党制度建设的进展与不足。就当代中国而言,执政党制度建设的进展层面主要体现在制度建设的程序和内容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程序运行来看,党的制度建设的各个环节均有很大的进步。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制度设计与形成较以往更加成熟、科学;制度实施与执行较以往更加有力,呈现出上层制度的执行力优于中层、基层制度的态势;制度调适与变通较以往更加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制度创新与改革较以往更加富有魄力,党内上下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度学习与借鉴较以往更加具有宽阔胸怀,勇于吸纳一切先进东西为我所用,更富有包容性。

另一方面,从内容来看,党的各项具体制度建设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正在朝向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方向迈进。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以提升党的国家治理能力为主线,党的各项制度普遍发展,尤其是领导制度、监督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生活制度等进步明显;各项制度建设的落实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力,尤其是党的反腐倡廉制度工作和勤政为民制度,对提升党的国家治理效能作用显著;党的制度建设与国家制度建设相结合,在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中,国家制度相应发展,党的制度进步与创新往往成为国家制度发展的先导,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就当代中国而言,执政党制度建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制度建设的程序民主有待强化,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待强化;制度建设运行的各环节中,党的各项制度具体落实比起制度设计显得要弱化一些;积极吸收发达国家政党制度建设的经验,做得还不够;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结合不够。

执政党制度建设的现状对国家治理的现实影响。就当代中国而言,执政党制度建设的诸多成就极大推动了其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治理观念和模式上,党的制度建设彰显了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模式、理念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从而为执政党治国理政理念和模式的转变做了铺垫。国家治理从人治过渡到法治是国家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在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过程中,在建设现代政党的目标下,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政党治理方式转型,更加强调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的运用,不断推进党的制度法治化建设,坚持依规依法治党建党管党。这些建设现代政党和转变党内治理方式的思想做法为执政党治国理政的现代转型提供了良好示范,必将大大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进程。

二是在治理手段上,党的制度建设在多个方面促进了执政党国家治理手段和方式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因而从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到国家组织制度建设、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到国家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党内选举制度建设到国家选举制度建设、党的纪律建设到国家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党的每一项制度建设都为国家治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先导与示范。

三是在治理主体上,党的制度建设在根本上大大促使执政党治国理政行为更加规范化与理性化。从近几年的政治实践来看,党的制度建设围绕提升自身执政能力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有效规范了党的执政行为,提升了党的国家治理能力,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就当代中国而言,党的制度建设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党的领导制度、决策制度、执行制度、反腐倡廉制度、民主监督制度、问责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情况,与现代化政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党委责任主体制度和监督主体制度的落实还远远不够,严重影响了执政党的现代化发展,进而影响了执政党政党治理各个场域的现代化发展。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执政党   方略   制度建设   现代化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