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儒家道德思想视野下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与人之间诚信缺失、人与自然摩擦增多等诸多矛盾的出现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德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儒家道德 和谐社会 哲学启示 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便在于寻求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与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对此,我国早在2004年,便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一理念的构建与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在和谐社会中,依法治国战略能够得到贯彻落实,社会民主得到广泛发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公平与正义,在协调各方利益时,应贯彻公平、公正的准则;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诚信友爱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互信互助;在和谐社会之中,人的知识与创造得到尊重与肯定,不断激发社会个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和谐社会必然要追求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这需要社会各方不断努力完善社会管理机制,为人民的安居乐业提供环境保障;最后,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它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环境与生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该是一个社会全面发展的建设,既包括经济的、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文化的,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关注生态环境建设,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与我国悠久的文化观息息相关。千百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和谐”的观念,这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和精神支撑。

儒家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

儒家的和谐观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了思想根底。长期以来,儒家文化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历代帝王都十分推崇儒家思想,其诸多作品都被奉为国学经典,而其中也蕴含着大量的和谐思想,这为和谐社会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具体来说,儒家的和谐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儒家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然观。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观点便是“天人合一”,“天”便是指自然万物,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合一、统一的。这一思想在不同的儒家经典著作中都有体现,例如在儒家四书之一的《中庸》中,便认为“致中和”,天地才能“位焉”,世界万物尚且“育焉”的思想,即认为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强调了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在儒家思想内得到不断传承,宋代儒学大家张载在其著作《西铭》中还提出了“民”是我的兄弟,“物”是我的朋友的思想,这也道出了自然与人类平等、统一的思想。在儒家思想中,万物与人类在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自然与宇宙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尊重、保护自然,而非一味的向自然索取。中国当前的生态社会建设可以借鉴儒家思想中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价值观。

其次,儒家学者强调“和而不同”的和谐社会观。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儒家强调“宽”与“仁”,即宽和处世,善意待人,以仁义宽容之心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还描画出建立在“仁”之上的理想社会便是大同社会。

孔子在《论语·子路》提出了人际关系处理的一条准则,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也就是道德高尚的人,他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但在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上不必去迎合苟同他人;而“同而不和”则是指大多数小人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喜欢迎合他人,符合他人的观点,但实际上,他内心并不认同,并且缺乏和谐友善的态度。在《论语·卫灵公》中,同样有着对于人际和谐的思想体现,其提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意思是君子能够忍耐,不与他人争论,能够与众人和谐相处,但又不结党私营,有所偏私。由此可见,品德高尚的君子的一个重要品质便是能够与他人和谐共处,并宽以待人。

儒家文化十分重视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品质,孟子在《公孙丑下》中提出了著名的哲学思辨,即“天时不如地利”,而“地利”又“不如人和”。他认为在作战时,气候和时机的优势不如地理位置上所占的优势,但地势上的优势又比不过士兵团结一致的人和优势,这一观点虽然讲的是国家作战,但其中可以看出,孟子认为“人和”在团体中是至关重要的,而“人和”便是人与人能够和谐相处,团结一致。孟子还提出了一系列如何达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方法,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人们在孝养亲人之时,能够推己及人,尊敬和爱护那些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和孩子,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忠、恕、孝等一系列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品质,形成了一套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准则。

孔子在《礼记·礼运》中对大同社会的理想状态做了畅想,认为大道施行是建设大同社会的前提,在大同社会中,天下为人们所共有,而非仅是统治阶级的天下,在大同社会之中,那些品德高尚与有能力的人被选拔出来,人与人之间诚信相处,社会和睦。在大同社会之中,孔子所畅想的人际关系是互助、有所用,人们不再单单孝敬自己的父母、抚养自己的孩子,而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够得到奉养、所有的壮年都有所用,所有的孩童也都能获得成长,那些鳏寡老人、孤儿、残疾人等也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一切奸邪、盗窃、造反、害人之事不会发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是孔子对大同社会几个方面的具体描述。这种天下大同的社会构想实际上是对社会和谐的美好追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世代人民都将其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这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心理基础。

最后,儒家还提出了“协和万邦”的和谐国际观。儒家思想不仅仅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对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主之间的关系有所关照,在《尚书·尧典》中,便提出“百姓昭苏,协和万邦”的思想,主张民族间、国家间和谐相处。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提出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实际也是讲一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在具体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孔子认为对于不归服的“远人”,可以用文治焦化来感化,而不是简单的诉诸武力,这也体现了其和谐的国际观。孟子在讲述治国之道时,同样强调要以德服人,他提出王道思想,反对霸道治国,所谓王道是指国与国之间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各种问题,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这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而霸道则是选择以武力为后盾,逼迫其他国家向自己臣服,最终将会“失道寡助”。而我们今天的外交政策便是和平外交,因此儒家的这种“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也对我国当代的和谐国际社会的建设也起到推动作用。

儒家的道德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道德准则。儒家经典认为要想实现天下大同,首先要从个体的修身养性做起,并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要求社会个体遵守道德规范,这是和谐社会的构建基础,可以说儒家大同社会与和谐社会在构建途径上不谋而合。因此儒家学说中所提倡的道德思想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道德规范和标准。

首先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悌道德思想。社会由无数个家庭组成,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家庭和谐是其基础,古人也提出要“治国”、“平天下”必然要先“齐家”,因此家庭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儒家学者认为“孝悌”是家庭和睦的关键所在,在《论语·学而》中,写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其为人之本与!”意思是,君子会致力于做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便也水到渠成,而孝顺父母和顺从兄长,这便是仁的根本。由此可见,儒家将“孝悌”作为仁的根本,也是治国做人的根本,在这里“孝悌”被认为是道德根本与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占据着重要地位,家庭社会中的人伦和谐在历代都备受推崇,这也促使了我国社会良好伦理秩序的形成。在赡养自己的长辈之时要“及人之老”,在抚育自己的小孩时要能想到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这是孟子提出的社会伦理观,他认为“孝悌”不仅局限在亲缘关系之间,还应该推己及人,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是先义后利的道德价值追求。在中华文化的几千年发展中,义与利的辩析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哲学议题,它将社会个体置于道德精神追求与个人利益追求之间,对于个体在“义”和“利”之间如何抉择的问题,儒家道德思想给了我们“见利思义”、“观得思义”的答案,也便是要求人们能够时时刻刻记得正义、义气,而反对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在“义利之辩”中,富贵与贫穷,地位的高贵与卑贱并非是单纯的衡量个体物质财富的标准,儒家思想还赋予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方面的意义。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认为财富与权力是“人之所欲”,但“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在这里,孔子承认人对于物质与权力有着追求获取的欲望,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取得,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这就是说,孔子强调的是“取之有道”,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利益诱惑而失去“义”的道德准则。而在今天的社会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趋利性使得人们去不断追逐自身的利益,而如何避免人们为了个人利益的获取而违背社会道德准则,便需要倡导先义后利的儒家道德思想,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物质观与道德价值观,这样才能够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产生的道德滑坡,也为我国的社会伦理体系建设奠定了道德基础,为经济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提供思想道德上的保障。

最后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讲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认为老师的道,也不过就是“忠”和“恕”,而“忠”含义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的是自己要根据内心的体验来推测他人的感受,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来进行人与人的相处。而“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喜欢的,也不要强迫别人,这里强调的是要宽待和体谅他人。儒家的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其倡导的人与人相处的一个基本道德准则,在遵循这样的道德规则下,必然逐步形成一个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和谐社会。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这种“忠恕”思想对我国当今的和谐社会构建仍具借鉴意义。

儒家道德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构建和谐社会需以儒家传统文化为基础。除了其拥有独立的主权外,一个国家的独立在文化上也有所体现,它应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并自成体系,其公民对传统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感,这样一个国家才具备灵魂,一个社会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动力,在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作用下,各个民族具有无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所起到的作用,它为今天和谐局面的产生打下了思想根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能够真正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它同时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儒家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根基,其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当代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对其所倡导的优秀思想与理念应该继承和发扬,坚持古为今用,有扬弃的来继承其优秀思想,这是保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自立自强的精神动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需立足于先进文化。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体现,而和谐社会也是代表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新型社会形态。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与西方的乌托邦空想社会有所不同,它并不是一种理想化的空谈,而是有着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实践而达到的社会形态。因而和谐社会必然具有先进文化的属性,它以马克思主义做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建设构想的具体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之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身在不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因而进行和谐社会建设必然要以此为指导,以其来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以先进的文化来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与道德水平,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进性要求其以先进的文化为指导,明确前进的方向,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先进的文化动力与支撑。

借鉴儒家道德思想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便是全面、平衡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确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与联系性,不能割断历史发展之间的联系来探讨历史社会问题。因此,对过去的社会历史问题的探究,需要将其放到社会历史的长河中,联系其前后发展而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而不能片面静止地看待问题。同样,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同样需要以发展的、联系的目光来看看待问题。具体到目前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必须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建设的影响,而儒家学说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们既应该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对传统文化本身进行精华与糟粕的辨别,弃糟粕之后再吸收精华,让儒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文化和精神动力。

结语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有选择的继承,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哲学思想为当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设等提供了哲学的、道德的思想基础。而和谐社会的先进性又要求其以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导,它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指路明灯。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学院思政部;本文系2014年度四川省教育厅网络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慕课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LWH14-47)

责编/丰家卫(实习)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谐社会   儒家   视野   道德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