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良性运行机制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能形成社会良性运行机制。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社会良性运行机制的构建。目前,我国的社会运行机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通过深化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良性运行机制。
【关键词】深化改革 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动力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社会运行机制包括社会动力机制和社会平衡机制。社会良性运行机制是指一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创造力,又能保持动态稳定、有序的状态。一个社会能否正常运行、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这个社会能否形成良性运行机制。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缺陷便是社会运行机制失衡。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良性运行机制开始形成。然而,当前整个社会运行机制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社会良性运行机制的构建。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没有形成社会良性运行机制
在经济上形成了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过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模仿苏联模式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公有制经济。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苏联模式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苏共二十大以后,中国虽然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但也是在苏联模式的窠臼下进行探索。1957年下半年以后,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步入了误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上,我国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在经济体制上,我国建立了僵化计划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公有制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建立在经济极为落后基础上的公有制经济,无法落实每个公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法激发公民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生产者失去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性,劳动者缺乏创造性,社会主义经济无法体现出其相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在政治上形成了权力过于集中的政治体制。与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在政治上逐步形成了与苏联模式相似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其弊端体现为如下几点:一是权力过分集中。党和国家的权力向中央的过度集中使民主集中制演化成了集权制,集体领导制度逐步失效。普通党员和群众实际上难以享有民主权利。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民主权利也得不到保障。二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非常普遍。三是领导干部兼职副职过多,工作效率低下,助长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四是各级干部受封建主义影响很深。封建专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不仅普通百姓不能理解何为社会主义民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民主也难有深刻的体悟,更难以把握民主和集中的度。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中国的政治体制逐步演变为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文革时期,民主集中制原则实际上已经形同虚设。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无法激发党员和普通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使执政党和政府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性。
在收入分配上形成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理论上是依据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原则”建立的,在实践中分配制度体现出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在农村,农民收入实行“工分制”。在城市,工人收入实行“八级工资制”。这两种分配方法在实践中都走向了平均主义。这种分配制度导致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在城市和农村都普遍存在消极怠工现象。这种分配制度过分注重社会公平,其结果是既难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又难以提高生产效率。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分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既难以实现社会公平又无法提高效率的分配制度。
在社会结构上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农民和市民分别被限制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不能自由迁徙和流动。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为中国公民,但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却截然不同。城市居民享有从出生到死亡的各种福利保障,这些保障由国家财政补贴维持。农村的社会福利水平与城市相差甚远。这种制度安排客观上形成了以农补工的工业化道路,使中国用近30年的时间迅速完成了工业化所需的资金积累。但城乡二元分立体制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和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社会阶层的固化使整个社会缺乏活力,使弱势群体被边缘化,使城乡居民之间的隔阂不断加深。城乡二元结构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最大因素。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总结为社会运行机制问题。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所直接针对的是资本主义在社会平衡机制方面的弊病。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特别重视社会平衡机制建设。过份追求社会平等不仅使社会动力机制失灵、社会平衡机制僵化,社会平衡机制和社会动力机制之间也失去了平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开始探索社会良性运行机制的构建。我国已经在社会运行机制建设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仍需要深化改革来解决社会运行机制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构建社会良性运行机制的前提
建设社会良性运行机制首先要在观念上实现从“机械论”社会观到“机制论”社会观的转变。社会良性运行机制的构建需要从主要依靠外在的、强制的力量维持社会运行的理念转向根据事物内在的相互作用规律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治理。
自近代以来,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深受牛顿机械论世界观、笛卡尔还原论哲学的影响。社会一度被视为一台机器,人们习惯于像对待机器一样以强制的方式管理社会。现代科学革命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宇宙被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必然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只能作为宇宙过程的模式来理解。”①作为宇宙的一部分,社会也是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应从“机械论”社会观转向“机制论”社会观。
机制作用的原理在于事物内部各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在系统内部,只要各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足够复杂,就可以形成系统运行机制。因此,机制与系统的结构有关,是事物的结构产生机制。具体地说,是怪圈结构产生机制。怪圈是“系统不同层次之间自我相关、自相缠绕的结构形式。”②现代科学通过对物质、生命、人体、思维、宇宙等复杂事物的研究发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怪圈现象。怪圈“可能产生悖论,也可能不产生悖论,可能导致事物‘恶性’发展,也可能导致事物‘良性’发展,这两类怪圈可分别称之为‘劣圈’与‘优圈’”。③“怪圈结构产生机制”不仅说明了机制的起源,而且说明机制是可以设计的。
机制作用的原理说明,社会运行机制既有可能发展为良性运行机制,也可能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把握社会内部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原理,是形成良性社会运行机制的前提。由此,改革必须根据社会自身的运行发展规律进行。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忽视了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结果造成了社会运行机制的失衡。因此,树立科学的社会观,掌握社会运行的规律,是构建社会良性运行机制的前提。
通过深化改革构建社会良性运行机制
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动力机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人才保障,以改革为动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社会动力机制。
第一,教育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涵盖各年龄段、能够满足多种教育需求的多层次教育体系。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的腾飞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中国的教育水平与世界一流的教育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当前我国社会动力机制的最大短板。教育领域的问题源于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对落后。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应该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切入点。通过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激发教育系统的活力和创造力,实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
第二,改革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我国的经济从此踏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我国的改革在实践中逐步发展为涉及各领域的全面改革,改革使整个社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随着各项改革的展开,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逐步形成。深化改革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战略抉择。和改革探索一样,我国的社会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建设被视为发展的核心内容。我国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道路。由此,中国的现代化逐渐陷入了生态困境。如果不改变落后的发展观,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将逐渐失效。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认识也逐渐全面。在此基础上,科学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的逐步落实将使中国的社会动力机制继续发挥作用。
通过深化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平衡机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整个国家在社会结构、体制机制、利益关系、价值观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生问题、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原有的社会平衡机制已经无法解决转型期中国所面临的诸多难题。通过深化改革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平衡机制已经成为各项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我国的社会平衡机制建设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又面临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第一,我国的社会平衡机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首先,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看,社会平衡机制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随着总体布局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所涵盖的内容日益丰富。从总体布局的发展演变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重点是改造僵化的体制,重建社会动力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重建社会平衡机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其次,从改革的进程看,社会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并重的领域。当前社会建设面临的诸多难题都与社会体制改革滞后有关,需要通过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建设。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有显著提高。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
此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亦进展明显。我国已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使我国能够在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同时维护形成动态的平衡关系。
第二,我国社会平衡机制建设还面临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首先,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社会福利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城乡二元体系。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是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最大障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切入点。2014年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开启了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序幕。该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有助于使公民皆享有教育、就业、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其次,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方式还有待创新,还需要通过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一方面,在理念上,应该变管治理念为共治理念。社会治理不是简单地维护社会稳定,而是要达到执政党、政府、社会、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执政党和政府要努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调控、引导、服务和整合社会。另一方面,在社会治理的方式上,应该逐步摈弃运动式思维,重视制度建设。运动式治理的优点是效率高,见效快,缺点是治理成果缺乏相应的制度巩固,容易出现反复。运动式治理的缺点决定了针对同一问题不得不发动多次运动。制度化治理有助于巩固社会治理成果,节约社会治理成本。在社会治理上,应以制度化治理为主,运动式治理为辅。
再次,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成为我国社会平衡机制形成的最大制约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仅重视污染治理,还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和立法工作。然而,由于尚未实现工业化,经济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仍将是巨大的。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影响到了公民的生存质量和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还涉及到复杂的利益纠葛。单靠环境保护部门的努力是无法扭转局势的。从改革的角度看,应重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此外,生态环境保护是个需要全民努力的系统工程。应努力改变公民的看客心态,构建环境保护的全民参与机制。唯有如此,才能遏制住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统筹改革全局,推进社会动力机制和社会平衡机制的协调发展。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构成社会的各组成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社会这一复杂的有机体。只有理顺了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才能够相互促进,形成社会良性运行机制。因此,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各领域改革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任何一个领域改革的滞后都会影响社会活力的发挥和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统筹改革大局,使各领域的改革协调进行,社会动力机制和社会平衡机制才能协调发展,从而形成社会良性运行机制。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看,改革虽然是首先在经济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但从改革之初,改革的内容就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两个方面。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其他领域的改革逐步展开。可见,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社会动力机制建设和社会平衡机制建设从未中断过,只不过二者前进的步伐不尽一致。
深化改革是为了促进社会动力机制和社会平衡机制的良性互动,使社会发展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主要是通过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新阶段则是全面改革、重点突破,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各领域的改革,建立合理的利益格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良性运行机制。只有坚持这个方向,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体现出其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潍坊学院思政部教师)
【注释】
①[美]费里乔夫·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卫颯英、李四南译,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8年,第61页。
②③李以渝:“怪圈论—一种新系统理论”,《大自然探索》,1994年第4期。
责编/许国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