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传承着淳朴与仁厚的精神理念,但我国的农村文化在建设过程中遭遇城市文化冲击、文化资源分配不均等情况,因此,必须寻找乡村社会内部各方面、各要素之间的最优配置和整合,加强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优化建构,为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做出努力。
【关键词】乡村文化 价值 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文化是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的生产方式也决定了乡村文化的特质。乡村文化传承着淳朴与仁厚的精神理念。农业生产较为依赖自然条件,这也就决定了农村文化更为崇拜和亲近自然,懂得对自然的感恩,善于借助自然规律去体悟人生之道,例如“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就被用来表达子女对于父母的孝顺与感恩。在与人相处上,乡村文化坚守“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道德观。乡村文化代表的是中国农业劳动者特有的情怀和气质,它既有着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传统美德,也有着共同守望、自强不息的精神气魄。
研究乡村文化价值的意义
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指引。在农村的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就是要求要把农民作为新文化建设的主体,通过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来提高农民素质,而农民素质主要包括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以及文化素质等。
要提高农民素质,首先必须满足农民的基本物质需求,这样才能够使得人们有着更多的精力去追求精神的发展与自身的提高。而要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就要重视农民个体的发展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协调农民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和谐关系,协调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人的现实价值追求,还要促进人的理想价值的实现。因为人的发展实际上是在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人在发挥自身力量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之时,也是改变自身能力、发展自我的过程。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人离不开精神与价值观的指引。因此研究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强化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以集体主义等为核心观念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提供规范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道德论证。市场经济的巨大活力在于其能够激发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市场主体积极提高劳动效率,争取资源配置优化,这最终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与此同时,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这使得其许多市场主体为了追逐利益而不择手段,造成社会道德滑坡。
而在我国农村农民有着浓厚的小农经济思想,他们对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是十分陌生的,传统的保守观念使之在市场经济中更容易利令智昏,造成诚信丧失,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只是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富足,而是要求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同样能够获得进步。如果以牺牲人的道德底线和社会文化秩序来获得经济的发展,那便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从而保证其道德发展。
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05年,在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我国对乡村文化的建设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没有农村发展的国家不是完整的现代化国家,缺乏农村文化的国家也不能称之为文明的国家,因此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等都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一直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了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未来农村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可能性,并且认识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同思维性,使农村文化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迸发新的活力。
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现状
城市化文化的冲击。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化,并创造了城市文化。城市的多元主体使得城市文化具有极大的自由性与包容性,但同时城市物质的充盈也使得城市文化中充斥着消费主义、金钱主义等理念。在当今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城市文化占据着中心和主流位置,乡村文化则处于一种边缘和非主流的位置。而且由于物质、经济发展的不平等性,也使得城市文化有着一种优于乡村文化的先天优越感,这就使得城市文化在于农村文化的交流对峙之中,城市文化总是处于一种强势地位,并向乡村文化传递其观念和行为方式,这种冲击使得农村文化原本的形态遭受破坏并失去了自身的归属。
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与农民文化需求之间的巨大反差。第一,乡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经费投入与城市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由于我国先城市后农村的发展策略,使得我国的文化资源投入处于不平衡状态。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用在城市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投入的七成之多,而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则不到三成,城市人均文化事业投入经费为33.27元,而农村的人均文化事业投入经费仅有12.1元。国家公共财政经费在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不足,使得农村的文化硬件设施落后,许多农村文化馆和文化站因为经费不足而关闭,而且还在投入使用的文化设施也是陈旧落后,这使得农村的文化活动难以开展。
第二,乡村公共文化供给过程中缺少文化精英。乡村文化精英主要是指在乡村中社会中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并善于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各种资源来获得权威认可。具体来说,这些乡村文化精英能够利用个体的文化素质和掌握的资源,给村民以文化帮助或扶持,从而成为农村社会的模范和榜样,获得认可。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将一些乡村文化站人员录用为国家干部,这就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其积极为农村农民献上文化大餐。他们就是那个年代的乡村文化精英。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市场化的推行等原因,这些民间团体的演出越来越少,加之城市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乡村自身文化不堪一击,这也打击了乡村文化精英的积极性与热情,许多乡村文化精英甚至逃离农村,加之资金上的困难,使得乡村文化的发展陷入困境。
第三,乡村公共文化供给的体制与机制的缺失。虽然我国制定了新农村的发展策略,对于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的部署与规划,但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上还缺乏整体的文化供给机制。目前,一些相关法规还在酝酿之中,即使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也缺乏具体可行的实践细则。而在管理体制上,政府自身定位不清,既担任着管理者角色,又承担着经营者的任务,这使其经常在工作中发生错位或是越位等现象。在管理上,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收益以及从事人员都有着统一的规定,这使得整个乡村公共文化机制缺乏竞争力,而且这些文化部门也没有内在的动力,因而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上便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和服务质量不高的情况。在机构设置上,一些地方文化机构在县乡上存在着不规范和不对口的问题,而且在管理上,存在着党委和政府多头管理的问题,这也使得许多文化建设管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种建设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农村农民感受不到乡村文化建设的气氛,因而也就没有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乡村道德规则的碎片化与认同危机。传统的中国农村有着浓厚的血亲、血缘观念,因而其有着强烈的伦理意识,可以说中国的传统乡村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但随着西方文明的入侵以及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破坏了乡村原有的联结方式,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这也带动了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社会以及现代化使得农民的日常生产活动更加市场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这些变化尤其是生产方式上的变化影响着农民的心态与人格的形成,冲击着农民原有的道德伦理观念,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原本的道德规则则向边缘化和碎片化方向发展,这也造成了生活在其中的农民发生了认同危机。
乡村文化机制建设的策略
乡村文化本就是在乡村环境中产生,由从事农业活动的人所创造,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并且通过人们的生产生活而有所反映。因此,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也必然要以现代农村生产和生活为基础,这是乡村文化的根本。建立在一定生产生活方式之上的乡村文化才是有根之木、有泉之水,才能长盛不衰。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发展农业现代化,做好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物质保障工作。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农业现代化并不是狭义的指农业技术的现代化,还包括农业发展产业化、管理现代化以及农民自身的现代化。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第一目的便是满足自身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农业现代化首要的目的也是满足农村农民的物质需求,使得人们有精力去从事乡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价值的重建打下物质基础。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把农民从传统的较为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放出来,而且通过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能够较好的培养农村的公共意识形态,培养农民合作与发展的意识,为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打下精神基础。
农业现代化建设也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早期的农业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机械化、化学化以及水利化,主要是通过机械机器的使用来减轻人力的投入,让农村生产更为方便快速,而化学化则主要是通过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来提高农业产量等,而现在的农业现代化则讲究信息化、产业化以及生物化,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与资源的流通,用生物技术在不伤害农业环境的前提下来提高产量,用产业化模式来管理农业生产。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我国都要根据农村发展的状况,不断提出农业现代化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推进和深入农业现代化发展。
营造良好的乡村公共空间,修复乡村社区的凝聚力。与私人空间不同,公共空间是供给人们共同使用的一种空间。生活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人们就能参与和使用这个社区的公共空间,它为生活在同一社区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场所。而乡村公共空间,也就是供乡村人民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公共领域。从人文意义上来说,一定的乡村公共空间能够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使之加深对于一个集体的认同。
而在目前我国的乡村建设之中,与农村经济发展相比,乡村空间并没有一些相配套的发展,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并没有一定的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组织,这也使得农民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减弱,很少去共同参与乡村事务,也没有集体的凝聚力,缺乏团结思想。这也造成许多好的乡村发展规划得不到农民的支持与配合,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现代化建设,因此要进行乡村文化建设,还必须营造良好的农村公共空间。
进行文化民生建设,落实农民精神福利。目前,我国进行的农村现代化建设,除了要提高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外,还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就必须进行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感,这也可以说是人类努力奋斗的一个目标。公众幸福感的强烈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也在于提高农民的幸福感,进行文化建设,注重农民精神层面的福利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工作强度是提高农民幸福感的物质手段,而让农民在自己的农村社区中寻找的归属感,并对未来的农村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这是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的精神手段,要想让农民对农村有着自发、自愿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必须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围绕农民的精神需求,组织文化活动,让农民享受到建设发展的成果。建设农村文化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公平性原则,即所有的农村成员都有权利享受文化活动或是文化产品,同时每个成员也都有参与组织文化活动的权利,在文化活动中,不因农民的财富、职务或是声望等因素而遭遇差别对待。
二是公益性原则,即每一位农村成员都能享受到免费的文化服务,相关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不应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
三是便民性原则,农村文化建设是要为农民服务的,因此要根据农民的需求、爱好来进行文化建设活动,使文化活动在思想和情感上都接近和亲近农民,符合他们的实际生活和理解水平。
四是基本性原则,目前的农村文化建设还处于基础性阶段,首先就是要满足农民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较为基础的文化设施建设,改善文化服务的环境和条件。在农村的文化建设中,政府必须起到主导和引导的作用,更多地开发适合农村农民的文化产品,更多地组织贴近农民情感的文化活动,同时也要在财政上更加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类企业组织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以工带农、城市带动乡村的建设之中来。这些企业不仅是要带动农村的经济建设,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活动下乡来带动农村的文化建设。与此同时,政府也要鼓励农民组成民间文化组织,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
由于乡村文化价值重建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完善与进步,关涉物质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因此,必须寻找乡村社会内部各方面、各要素之间的最优配置和整合,加强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优化建构,来不断提高农村农民幸福生活指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出努力。
(作者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研究—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视域”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JA710024)
责编 /丰家卫(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