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想信念是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在近现代挽救国家危亡的历史征程中形成的共同理想,“中国梦”是这一共同理想在新阶段的最新体现。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把个人梦想与国家、民族全体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在实现 “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中逐步形成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报告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把“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决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古往今来,富强都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强烈愿望。在近现代史上,由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闭关自守,导致中国在国际竞争中逐渐落后,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使每一位中国人深刻认识到,只有富强,中华民族才能振兴,中国人民才能站起来。因此,多少中华儿女都积极探索“自强救国”、“救亡图存”的道路。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追求富强也逐渐内化为全体中华儿女血液中的精神元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是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激发人民以勤劳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来实现的。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②。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谋求更高层次的民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明确“以人为本、民主建设以及法治管理”的理念,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民主权利不断得到维护和拓展。
文明是人类进步的显著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在世界历史上,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领先于世界,并成为世界文明史中唯一没有断层的文明形态,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并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善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改革开放以来,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中,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文明程度获得很大的发展。
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社会和谐始终都被放在了政治追求的首位。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仅是实现国家强盛、民族自信以及人民幸福的前提保障,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人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才能为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的理想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目标。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③。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对“中国梦”概念进行了完整阐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总体目标。在近代史上,“中国梦”是伴随封建帝制“天朝上国梦”的破碎而产生的。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近代工业革命使整个世界加快了向现代化进军的步伐,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在世界抢占殖民地,古老的“天朝上国”沦为资本主义生产链条中的一环并处于被瓜分的危机之中,几千年来处于“万邦来朝”迷梦之中的中国迎来了“天朝上国梦”的破碎。中国人民陷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之中。面对深刻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开始了新的探索和追求,有识之士抛头颅、洒热血,开始追逐新的梦想。这一梦想的主题即为振兴中华,使中国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当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之时,实际上已经喊出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为之艰苦奋斗的总体目标,而振兴中华这一总体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被表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条件。近代史上中国衰弱的直接原因在于国家的贫困落后,落后的生产方式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的大潮中被淹没,当我们用铁锹、长镐对付西方的坚船利炮时,已经注定了近现代史上庞大的中国必然要经受一个备受凌辱的历史阶段。一百多年的奋斗进程使中国人清醒认识到,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一个飞跃和提升,只有自身强大,中国人民才能在世界上有发言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致力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开国门,对外开放,使中国经济在短短时间内得到了腾飞,“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⑤,充分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世所未有的成功。
民族振兴是国家富强的必然结果,是中国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文明中的各个民族经过几千年的融合,已经共同融合为一个具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历史证明了,没有国家的富强,也就没有民族的振兴;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奋斗,国家也不可能会富强。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相辅相承,互为一体,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体两翼。当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之间实现了民主、平等和自由。历史证明,各个民族只有将本民族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整个中华民族以及每个民族自身的繁荣富强。
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最终目标和必然归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个方面无一不指向人民幸福这一最终目标。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无不为了人民的幸福,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和谐”,成为人民幸福的最重要指标。要做到人民的幸福,仅有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还不够,还要有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制度与社会秩序的和谐。中国梦的实现,不仅仅指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也指中华民族具有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让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得以提高,能够发展一个人民富足、法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⑥。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振兴中华”这个总体梦想的最高发展阶段
梦想是激励人们奋发前行的基本动力,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所有人和整个民族的愿望都聚集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具备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就能够动员全体人民为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从“坚船利炮”到“君主立宪”,从“民主共和”到“共产主义”,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
1840年是近现代中华民族的转折点,英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以后,世界各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抢占势力范围,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面对封建统治的深刻危机,地主阶级改良派开始向西方学习,他们引进西方的“坚船利炮”,开始从技术上挽救中国危亡。然而,以甲午战争为标志,代表着地主阶级挽救中国危亡理想的破灭,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敏锐地看到,仅仅从技术上引进西方,不足以挽救当时的中国,他们决心从制度上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学习,而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并且过去一直被中国视为“蕞尔小邦”的日本,因为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所以资产阶级改良派决心在中国掀起一场改良运动。挽救中国的危亡,开始从“技术梦”转变为“制度梦”。
历史证明,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改良是行不通的,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那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决心用武力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武昌起义以后,经过各方面的角力,清帝宣布退位,资产阶级革命派所领导的辛亥革命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帝国主义列强绝对不会允许已经沦为他们附庸的中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强国,而资产阶级与生俱来的软弱性注定了他们不敢与帝国主义公开决裂,这样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也客观地使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最为先进、最具革命性的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代表了近现代中国引进西方制度改良中国、改造中国的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⑦,也给中华民族了一次选择共产主义道路的机会。从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开始沿着共产主义的道路,奔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整个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实现伟大复兴的加速期。
今天,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各种观念、思想、主义纷至沓来。同时,在国家、集体及个人梦想的实现中,种种因素导致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之间不能得到良好的协调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各群体人民利益、为社会各阶层接受的理想信念,以便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中国梦”应运而生,它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梦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个梦想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给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因为“中国梦”不仅仅是号召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还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具体体现,能够帮助全体中华儿女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以及个人命运发展规律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的,也只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前途、幸福与国家的发展、强盛相结合,并始终以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原则,才能最终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追求个人的幸福生活,并能实现个人的全部人生价值。
当代的中国正处于世界一体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激荡之中,在现代新媒体助力下,意识形态的冲突更以前所未有的频率进行。多元文化的不断涌现,很容易使人们信仰迷茫,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进而对人们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甄别不同社会思潮的性质,从中鉴别出合理和不合理的成分,从而能够占据主动,剖析到位,批判到根,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引领和实践规范。尤其是今天,我们需要确立一个远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始终坚持“三个自信”,为中国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继承与发展,能够引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是我们走向自由和幸福的灯塔和标杆。它能够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各民族的共同理想有效的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凝聚全国人民的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努力,从而建立起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今天,“中国梦”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勾勒出了美好的场景,给全体中华儿女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于我们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积极把握市场经济的规律。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目标,不断地深入改革开放,才能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使得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影响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公民而言,除了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要融入到社会发展中,妥善处理社会主义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脚踏实地,发奋学习,增长才干,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以顽强的意志力,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4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
③“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
④“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⑤《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7页。
⑥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6日。
⑦《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责编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