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和合”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注重多样性统一。“和合”核心突出“和”,不仅强调求同存异,也彰显聚同化异,在认可事物多样性,包容事物差异性时,也强调将不同事物融入到和合体内。习近平的“和合”外交思想全面体现了“和合”传统文化的理念,诠释了政治智慧。
【关键词】“和合”传统文化 习近平 “和合”外交思想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来讲,凸显“和”的文明,包括包容、开放、和平等多个方面的丰富内容,是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的理想境界。在纷繁复杂、风云变化的国内外局势面前,习近平善于汲取我国传统“和合”文化理念,建立了形式多样、内涵深刻的“和合”外交思想,这对全面推动外交事业健康发展,实现并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和合”传统文化是“和合”外交思想之源
“和合”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因子与内核,推崇“和合”的境界更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儒家思想中倡导的“和合”思想重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儒家文化中,宇宙和自然为天人合一的对象,虽然达不到帮助天地去化育万物的目标,但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万物在得到阴阳所产生的和气之后才出现。二是人心和善。儒家强调通过“和”与“善”来培养内外兼修、内心和善之人。三是和而不同。儒家强调,社会是由不同种族、性格以及文化的人所组成的,要认可彼此间存在的差异,并认可自身与他人间的差异,通过合作实现共事与共赢,达到社会和谐。四是协和万邦。“协和万邦”的理念源自《尚书·尧典》,是为了达到与各个国家之间能和睦相处,实现天下太平。儒家倡导的“和合”理念,成就了“和合”的民族共性①。
实际上,儒家的“和合”传统文化理念既关注求同存异,也强调聚同化异,注重多样性的统一。和合的关键是强调“和”,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开放、开明、和平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和合性不仅要求做到肯定并接受事物的多样性,也注重接纳并包容事物所包括的差异性,将不同事物有机融合到一个和合体中,是注重“和而不同”,和合性强调明确事物之间存在的共同之处,并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尽量减少或者科学化解彼此间存在的矛盾或分歧,实现双方和谐发展。
习近平“和合”外交思想的深刻内蕴
独立自主奠定和平外交的基石。习近平“和合”外交思想的主线是强调独立自主,这不仅是立党立国之本,更是实现和平外交的重要基石。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能在多边外交中赢得主动权。习近平指出,强调独立自主是认定中国的事情要由自己来处理,坚持独立自主的多边外交战略,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拥有独立自主的战略物质基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要具有持续壮大的物质基础,在开放进程以及中国、世界开展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国防科技、军事装备、农业与粮食安全、工业以及金融等多个方面的独立自主。②
二是构建独立自主战略的思想基础。在重视物质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前提下,也需关注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尤其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奠定同一思想基础,这需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实现精神层面的独立自主,提升国人底气,采用更加自信的心态去积极开展大国外交。
三是独立自主强调在对待重大国际事务时,要坚持公义与公道。比如,在看待双边关系中涉及到历史方面的问题,要确立科学的历史观,反对有些国家在反思看待历史问题上出现错误的倾向、行动。
四是强调文化主权与文化安全。通过践行外交理念与实践,全面丰富中国特色外交话语系统,彰显中国外交话语自信。从本质上来讲,倡导独立自主的目的是为维护国家发展的合法权益,在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上,更能彰显担当。
与时俱进中坚持和平发展。目前,世界发展的主流仍然为和平与发展,始终强调坚持和平发展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从时代发展的潮流、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所做的战略抉择。通过积极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不断发展并提升自我,然后,再通过自身的发展,积极维护与推动世界和平,全面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能享受和平、发展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全面筑牢我国坚持走和平与发展道路之基。
习近平指出,维护世界和平,前提是在思想上确立和平与发展的理念,我国处理国家关系的重要理念依旧是爱好和平。要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建设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和谐、宽松的外部国际环境。发展才能确保安全,安全是实现推动发展的基础条件,要抓住机遇,并集中全部精力将事情办好,让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坚持依托发展所获得的力量,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③
同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强调在与时俱进中,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这不仅传承了古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从时代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利益应坚守的重要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亲诚惠容、真实亲诚。中国坚持“和平崛起”,在构建大国之间关系时,注重亲诚惠容,而在与非洲等相关的发展中国家外交时,则注重真实亲诚,不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结成针对第三国、排他性的军事联盟,也未成为像历史上西方那种附属国、保护国的关系,这充分表明,要牢固树立和平发展之路,共同推进和谐发展,始终把握和平发展与民族复兴的主线,贯彻落实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比如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和平,愿意同世界各国一起来共享、共护、共谋和平,特别强调中国是一只和平、可亲、文明的“狮子”。
二是国与国之间实现平等交流,实现持久繁荣与和平。习近平倡导和平发展之路,倡导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应该积极适应和平发展的主流,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在不同国家与文明之间实现平等交流、共同进步与互相借鉴,一起构建和平与持续发展、繁荣的世界。习近平在《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中强调,和平、合作与共赢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与进步的持久主题,习近平的多边外交政策注重同各国人民一道分享我国和平发展的成果④。
三是中国梦依靠和平发展来实现。习近平强调如果没有和平,中国与世界将不能实现健康发展,如果不能实现健康发展,中国与世界也就不能实现持久和平,并强调通过和平发展的方式来实现中国梦,这主要是因为世界上各个国家人民的梦想是密切相连的,因此,我国在不断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全面带动、帮助周边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和平发展。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本身是和平、发展、合作与共赢之梦,是关注及实现全国人民的福祉,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有利,这充分彰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其他国家的梦想的相通之处,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的发展也需要和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和平是实现中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间的梦想的辩证关系。
构建包容有序、和谐共生的世界秩序。习近平强调,中国希望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道坚持走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创建包容有序、和谐共生的世界,这是对构建国际秩序所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强调构建和谐共生的世界秩序,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一起构成的命运共同体,注重在这些国家能产生命运共同体意识。
一是在大国关系上强调良性互动后,能做到以合作促共赢。在当今的国际舞台上,大国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对世界局势走向将会产生直接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总体实力稳步提高,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上难免存在一些舆论,认为中国会对美国超级大国地位带来威胁与挑战。⑤我国的崛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其崛起也是势不可挡的。习近平在全面分析中美关系大局基础上,倡导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两国关系良性互动,并完成合作共赢。习近平强调,要及时抛弃不科学的冷战思维,坚持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科学处置好两国之间的关系,要在理性看待对方战略意图基础上,坚持成为伙伴,通过进行对话合作,妥善处置好存在的分歧与矛盾,另外,还应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社会制度,在尊重对方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的基础上,实现包容借鉴、求同存异,一同进步,在不断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适当兼顾对方利益,在探寻个体实现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进步。习近平对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提出新观点,既注重于实现中美关系的长足发展,也可以在处理新型大国关系的过程中,把握主动权,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构建合作共赢为理念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本身也有利于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
二是在处置周边国家外交关系中,坚持亲诚惠容。在处置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中,重点突出亲诚惠容。习近平高度关注周边外交,指出不管是在自然环境、地理方位还是彼此的关系上,周边对我国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开展周边外交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与时俱进,更主动、积极,善于从立体、多元和跨时空的角度考虑,谋大势、注重运筹,提高周边外交工作水平。要从有利于推动我国发展的战略视角出发,积极推动区域安全合作,进一步巩固并扩大我国与周边国家实现长远发展的社会与民意基础。习近平关于构建周边国家外交战略的举措,对进一步争取好的周边环境,营造共同利益网,实现地区稳定与发展,将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三是同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注重义利并举,义为先。大力巩固并积极发展我国同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进一步实现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础。为了赢得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信任与尊重,我国要在恪守传统外交政策基础上,分析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尤其是对第三世界要坚持科学的义利观。习近平强调,“义”展示的是理念,不仅希望全世界能共同发展,也希望第三世界国家能加快发展。“利”就是要坚持做到互利共赢,要给予相对贫困的国家一定的经济帮助,做到重义轻利。此外,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和平发展的大义,在坚持公正道义、遵守国家关系准则基础上,和发展中国家一道平等对待,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维护好发展中国家利益,尤其是在经济上实现共同发展。要全面探索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的新路径,持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中贫穷国家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实现自主发展。当前,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探索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而倡导包容有序、和谐共生的世界秩序,是在尊重差异与多样的基础上,为世界上多元文明实现和谐共处,所指出的新路是对和谐世界秩序构建的新思考。
习近平“和合”外交思想评析
体现团结互助,共存共赢。首先,习近平的多边外交思想体现了团结互助,共存共赢。我国外交的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力推动联合国的和平发展,在反思与总结人类遭受战争,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建设,强调我国军事力量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并非挑起战事,有效破解了西方的“军事威胁论”。同时,中国也积极帮助其他国家,比如在访问美洲时,习近平向加勒比国家提供优惠贷款与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帮助中美洲国家发展的诚意。其次,习近平在金砖领导人会议上指出,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参与并推动国际秩序向科学化方向发展,为实现世界和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平与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交流才能实现互信,完成共同发展的目标,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进步已经融为一体,彼此之间应互相团结,实现共存共赢。最后,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基本囊括了亚洲的所有国家,辐射范围较大,所包含的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相对较快、发展空间相对较大的地区,我国发挥其优势,同其他国家一起开展相互间的合作,这必将进一步提供较强的推动力,实现双方互利共赢。⑥
尊重与爱护不同的文明。习近平在开展外交活动中强调,文明的交流应相互借鉴,不能独尊某一文明而贬低另外一种文明。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态势上来看,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在思考其本身存在的价值,从审视与观察世界的角度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应有的智慧。西方的现代文明由于历史的原因,发展相对较快,这导致有些人对西方文化产生内心的崇拜。但是,经过深思后发现,西方文明对人类文明所开展的思考,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思考,不可能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答案。假如对中西文化开展认知与判断,就会发现,即便是美国发展模式也不能说明人类文明终结,只不过是新旧状态间的转换而已,并且西方文明对社会发展的思考也存在一些缺陷。习近平强调,不管是哪一种文明,都应欣赏其美,同时还要做到兼顾彼此之美,实现不同文明之类的共存,才实现天下大同,也就是在看待世界上的文明时,既要对中华文明充满自信,也要尊重其它文明,实现不同文明间的爱护与尊重,才能实现天下大同。⑦反之,如果哪一种文明只认可自身文明的伟大,就不能认真审视并包容其它文明。比如,习近平在访问阿拉伯国家时,他强调认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并尊重对各自道路的选择。
总之,习近平的“和合”外交战略思想彰显了“和合”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理念,“和合”文化包含天人合一、人心和善、和而不同以及协和万邦等四个方面,这是“和合”外交思想之源。同时,习近平“和合”多边外交思想的深刻内蕴,既包含独立自主奠定和平外交的基石,与时俱进中坚持和平发展,又涵盖了构建包容有序、和谐共生的世界秩序,所以,习近平“和合”外交思想,既强调团结互助,共存共赢,又尊重与爱护不同的文明。在当前新的历史发展与国际大环境下,“和合”外交思想在我国新时期外交战略中发挥了指导作用,并且在今后的多边外交实践中也会不断加以完善,维护好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推动世界各国和谐发展、和睦共处。
(作者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教授;本文系河北省政研会2015年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SZKT-2015086)
【注释】
①李海龙:“简论习近平的外交战略思想与实践”,《桂海论丛》,2014年第3期,第19~22页。
②吕辛福:“试论习近平‘和’文化观的形成及理论渊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38~42页。
③倪世雄:“习近平‘和合’外交思想”,《人民论坛》,2015年第19期,第36~39页。
④谢晓光,赵明远:“习近平关于我国外交战略重要思想评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39~43页。
⑤万吉琼:“习近平同志大国外交思想与实践初探”,《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第5期,第80~85页。
⑥苏长和:“习近平外交理念‘四观’”,《人民论坛》,2014年第2期,第28~30页。
⑦金正昆:“习近平外交思想初探”,《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第5~9页。
责编 /许国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