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官员网络素养、政府效能提升与政治文明建设

【摘要】当代公共行政学必须关注互联网对其自身的影响,而政府官员则更应重视培养自身的网络素养。互联网的普及大大释放着公民的言论自由权,改变着社会舆论生态,也为政府效能提升提供了一个路径。要想实现政治文明建设目标,官员网络素养的提高、政府效能的提升都是其应有之义。

【关键词】官员 网络素养 政治文明 网络美学 政府效能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公共行政学的当代视野

按照学科性质,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客观规律的学科,这门学科自1900年古德诺在其著作《政治与行政》中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确立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之后,在现代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当它步入一个电子网络社会,产生出迥异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内容、方式。

同时,行政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内容丰富,学科交叉频繁的学科,在学科互渗日趋盛行,打破学科间壁垒呼声高涨的当代,以跨学科的方式切入行政学研究领域,可以作为丰富其研究对象,拓展其研究内容和创新其研究手段的新视野。具体来说,行政学在当代面临两个新的境遇,一是实践层面的网络对行政学的影响何在,二是在理论层面上以跨学科的“美学”视角切入行政学领域,一种新的观念或解决问题之道是否会浮出历史地表。

行政学在当代中国所遭遇的第一个也是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电子网络(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国际互联网)对其的影响。当今社会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电子网络的出现正在改变和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政治生活影响尤为显著。“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①在网络社会到来的背景下,公民利用海量的网络信息更为容易,在网络上拥有较为自由的话语权,这使得他们能广泛地参与政府的社会管理活动。与此同时,政府也利用网络民意传达快捷、反馈性强等优势加快了网络电子化办公的进程。近些年,博客、微博、网上在线交流机制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在微博问政的发生与推动下,“政府转变施政理念和治理方式,进行政务公开,积极遏制贪污腐败,全面汇聚民情民意,并积极开展网络治理。”②由此可见,以公民网络参与和政府网络电子办公为代表的网络政治管理,在当代中国社会正风生水起并倒逼着政府的转型。而这至少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

一是公民广泛参与网络,促使政府改变其施政理念和施政方式。二是公民网络参与以及政府网络电子化办公可以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三是博客、微博、网上在线交流机制等新的政治管理形式刷新了政府官员的观念和意识。特别是官员微博的出现,“不仅急骤地改变着社会传媒的生态系统,而且还重构着政府或党政官员的执政方式与公共关系的传播手段。”③可见,网络对政府及其官员的影响是如此的深刻。

事实上,这种倒逼政府转型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也对当代中国官员网络素养的形成提出了要求,甚至更高的标准。网络素养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精神层面上的问题。1933年欧奥尔特曼和马切默斯出版《文化与环境》,书中提出“文化素养”这一概念,他们将之用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领域,引申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对于官员而言,这种“文化素养”除了欧氏和马氏所提到“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即掌握基本的网络媒介操作应用等技能以外,事实上更重要的还是在官员精神层面的修养。因为在当代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网络社会,“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们与民沟通的能力、行政效率的大小、政治仕途的臧否以及与时俱进水平的高低,彰显着他们人性的、艺术的和历史的精神涵养。

而作为培育“文化素养”的关键之一,人类审美能力的大小又直接影响到“文化素养”培育的有无、高低,尤其是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电子传媒在中国行政机构领域的广泛运用和普及,对官员在感性层面的审美影响尤为深刻和复杂。一方面,政府官员审美的、感性的“文化素养”学习和形成可以不必在课堂、博物馆、剧院等仪式性的艺术“圣地”进行情感的净化和熏陶,而是直接可以通过网络空间随时随地漫无边际的点击,渗入到一种日常生活化的审美活动中来。另一方面,这种被快餐式的、消费主义形态和泛审美主义意识形塑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加以规制,使之在政府行政范畴内合理运用,以便更好地增益于政府日常性的行政事务管理。因此,如何通过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方式培育出当代中国官员的网络素养,且能在积极的审美情绪、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平和的审美心境中与政府的日常行政事务形成良性互动,这是我们以“美学”视野关照行政学科的逻辑起点。

官员网络审美素养与政府效能建设

效能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传统行政思维框架内,效能建设是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唯实论的构架,也就是说政府效能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官员能力的大小、工作效率的高低以及取得政绩的有无等方面。而相比之下,人的德性培育、审美涵养等事关人生境界修炼的部分却被有意无意地抛弃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提及的“人的全面发展”,即在开发人的理性同时,充分尊重人的感性权利,二者平衡发展,却在当代工具理性、官僚体制和消费主义“唯物”至上的钳制下支离破碎,分崩离析。这一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创立年代的社会语境,显然更是在一个以公民网络参与互动为特征的当代中国政治生活所面临的时代基本问题。

“信息的接受过程就是权力的建构过程。”④在互联网的笼罩下,在微博井喷的时代,信息正在以狂风骤雨般的速度将我们席卷其中并且迅速地散播到整个人类时空的各个角落,使任何人都无法离开信息和摆脱权力。政务微博的发生与出现,既是“现代民主社会对公民知情权的一种网络回应”,也是“中国政府转变职能、改革行政体制以及创新社会管理的结果”⑤。更进一步地,中国网民已经习惯并且擅长在网上拷问政府、在微博中问询政务,致使“微博问政”成为了当代中国政治生态中别有风味的一道景致。它不仅“促进公民意识觉醒”、“扩延社会舆论场域”以及“助推政府职能转型”⑥,更是在微观层面上—也就是政府官员的自身上—促进了官员素质特别是网络素养、媒介素养的塑造。

因此,对于政府行政机构而言,以官员能否提高自身的网络审美素养为标准,或许可以成为衡量当代中国各级政府效能建设盈损的一个新切面,它的重要意义在于,网络审美素养在逻辑、命令和制度的“理性”范畴之外,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政府行政管理灌注一道体悟、协商和人情的“感性”生气。

第一,网络审美素养强调体悟式的情感倾向可以作为行政管理中唯“逻辑”至上的事务处理原则的重要补充。网络审美作为审美的一种范式,也具有审美的一般属性。审美是一种以体悟为主导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以情感为本体,注重情绪的抒发,以情体认世界,这就与强调理性、语言的逻辑活动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行政管理活动当中,理性、语言的行政事务处理往往是枯燥、乏味、繁琐、千遍一律的代名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之命名为行政体制的“理性化”,这种“理性化”引起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工具理性完成了对人的全面宰制,人在机械般、流水线式的社会工作中被无情割裂,人生成为无意义的徒劳。因此将审美的情感本体植入逻辑理性的行政管理体制之中,也就是将理性与感性重归一处,以审美作为二者的润滑剂,调剂润滑二者的龃龉,在行政管理体制中扫除理性的“诡计”,建立一个在理性王国和感性王国之上,席勒所谓的“审美王国”,从而实现包括行政事务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美的属性,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艺术审美的殿堂。

第二,网络审美素养以协商讨论的民主机制可以缓解由命令、强制的官僚主义作风引起的不良后果。人们的审美追问关注的是可能或不可能,在此之中一个对象并无对错之分,而行政体制中却恰恰以是非二元对立的观念区分对象。两者不同的意识理念分别衍生出一套属己的行为准则,审美以协商和讨论为主,行政管理表现为命令和强制。

由网络审美形成的“文化素养”可以调节官员的政治治理形式,其中,在平等、自由的公共协商过程中,以商议、探讨等民主形式提出各种适当的理由,或说服他人,或转换一己之偏见,并广泛考虑公众利益,在此基础上利用公开审议过程的理性指导,赋予立法和决策以政治合法性,从而以追求理性、真理的民主机制代替强制、命令的官僚主义作风。

第三,网络审美素养以具有人情味的人文主义关怀对行政体制中硬性刻板的制度化管理提供了缓冲护堤。网络作为当今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个重要场所,为官员的审美素养形成和培育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一定程度上,官员通过网络上千姿百态的文学艺术熏陶涵养形成崇高的、德性的、人性的人文主义关怀,在日常琐碎杂乱繁重的行政事务里以艺术的眼光、美的心境、德性的意志冲淡由制度化带来的行政僵硬、刻板和无人情味。

网络美学视野下的政治文明建设

以官员的网络审美素养切入当代中国各级政府效能建设,并提出在行政管理体制的逻辑、命令和制度的“理性”范畴之外,灌注一道体悟、协商和人情的“感性”生气,对当代官员网络素养的意义与作用自不待言。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当然也是目前及未来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义。

中共十六大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实际上是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架构起一个三维的政治实践空间,形成尊重人的感性权利,培育人的道德品格,拓展人的审美判断力,把握人的理性能力这样一种知、情、意全面协调发展的良性局面。严格来说,当代中国官员网络素养的培育、形成和提高已不是单靠一门行政学科凭一己之力就能涵盖且顺利完成的任务,它更需要多门学科交叉,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综合利用。因此在网络社会语境下,以网络美学的视角切入政治文明建设,其重要着力点在于当代中国官员人文主义情怀的积淀。

以积淀人文主义情怀为着力点深入政治文明建设的肌理,是网络社会语境下行政管理体制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环节。本质上说,现代社会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一整套价值观主导下,在全球推衍而形成的一个社会,物欲横流、感性泛滥、工具理性、存在荒谬、精神贫瘠……几乎成为了西方社会的象征符号,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崛起,暴力、诚信危机、色情等腐蚀精神世界的事物也愈演愈烈。在这种畸形发展的社会中,人文主义关怀积弱积贫的局面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也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形成与西方世界一样的社会问题。

在当代中国行政管理领域,行政机构中官员们的人文主义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政府效能建设的高低。目前,中国一些基层的政治体制自确立以来并不完备齐全,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某些当政者能力贫弱、生活腐化、道德败坏有增无减,热衷于政绩、浮夸的风气日趋盛行,造成政治体制僵化教条、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且个人感召魅力荡然无存,人文主义情怀意识日趋淡薄,正在不断疏远与基层民众的血肉关联。因此,强调以美学的视角重建和积淀业已丧失的人文主义情怀,推进政治文明建设顺利开展与实现,不仅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第一,以美学视野重建人文主义情怀,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新的坐标。在美学视野观照之下,日常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社会一同成为审美对象,并成为官员网络审美素养的呈现之地,业已失落的人文主义情怀就在此间得到新的庇护。官员网络审美素养不仅拒斥网络虚拟社会的丑恶,而且对其现实根源—源自日常现实社会的变异穷追不舍,官员在此过程中,在网络社会中,为审美提供了新的坐标,为社会话语空间注入了人文主义情怀,同时也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坐标—制度、机制在完善的过程中,人也得到完善—官员不仅是提升政府效能的重要力量,也演绎着人文主义情怀。

第二,以美学视野重建人文主义情怀,为政治文明建设带来新的动力。在传统社会话语状态下,政治文明建设的开展更多来自政府本身和执政党的推动,一旦传统社会与网络社会连接在一起,这样的状况就发生了新的改变—更多的人参与到政治文明建设中来,他们明确了自己是一名公民,并接受着网络、网络理性、网络美学的洗礼,携带着人文主义情怀,而政府官员就与他们共处同一片天空,受他们影响,受他们督促,受他们讽喻,受他们鼓励,成为网络社会下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动力。

第三,以美学视野重建人文主义情怀,为政治文明建设带来新的愿景。政治文明建设有着独特的时代社会背景,并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愿景,但这愿景在时代变迁中并非一成不变,它必须适应政治体制改革的新需要,必须适应民众新的政治诉求,必须全面回应国家治理的多元主体,等等。当人文主义情怀得到美学视野的观照,当官员的网络审美素养成为其政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人文主义情怀在民众身上、官员身上和社会环境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呈现,政治文明建设新的愿景就呼之欲出。

(作者分别为钦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钦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建设研究”、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工程资助成果,项目编号:15JD710028、GXQG022014062)

【注释】

①梁芷铭:“话语释放与权力聚合—当代中国政务微博话语权研究的本体和价值维度”,《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24~26页。

②梁芷铭,杜诗卿:“微博问政:网络时代的政府治理转型”,《新闻知识》,2014年第1期,第46~48页。

③梁芷铭:“官员微博‘热’的‘冷’思考”,《电子政务》,2013年第3期,第91~97页。

④梁芷铭,周玫:“信息视域下的权力遮蔽现象”,《新闻界》,2013年第1期,第38~41页。

⑤梁芷铭:“政务微博传播机制初探”,《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24期,第35~36页。

⑥许珍,梁芷铭:“微博问政本体论—政务微博话语权研究系列之二”,《传播与版权》,2013年第8 期,第73~74页。

责编 /许国荣(实习)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文明建设   效能   素养   官员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