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濒危的困境,实现自我生存的重要途径,是重要的非遗资源市场利用方式,通过提升文化遗产的市场需求,反向促进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文章通过对旅游市场普遍存在的开发模式进行梳理,认识不同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策略和创新型模式,有助于指导实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濒危的困境,实现自我生存的重要途径。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自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我国共有38个项目入选其中,国家级非遗总数达到1372项。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任务是艰巨的,尤其是濒危遗产的保护。旅游开发是重要的非遗资源市场利用方式,通过提升文化遗产的市场需求,反向促进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旅游开发带来经济效益,能够减轻政府在遗产保护方面的压力。国内非遗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存在开发方式不当的问题。对旅游市场普遍存在的开发模式进行梳理,认识不同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策略和创新型模式,有助于指导实践。
开发模式评述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日益凸显,许多国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旅游开发的范畴,如韩国江陵端午祭和祭日演出的假面戏,意大利傀儡戏木偶等都成为当地最著名的旅游产品①,由此开始对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的探索。我国是非遗资源大国,旅游市场对于非遗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初具规模,总结现今市场的开发模式,主要有舞台表演②、博物馆模式③④、主题公园⑤、旅游综合街区、旅游商品开发⑥、节事旅游、体验旅游七种模式(见表1)。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弊端,加深对开发模式的认识有助于在市场应用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吸引力。
开发模式策略优化
舞台表演开发策略。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影响力,是地方传统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内容,所以社会普及度和受欢迎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地方文化土壤和文化生态环境。舞台表演应该借助其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形成互补效果,比如舞台表演和自然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可以达到自然观光和文化体验的融合,丰富游客旅游活动内容。舞台表演和其他文化旅游模式的融合,无论是主题园区、旅游综合街区还是文化旅游线路都可以加入舞台表演的内容,形成“观、听、尝、触”多样性的旅游体验活动,有利于加深游客对文化体验的深度。
舞台化呈现不能够损害文化内涵,非遗的原型应该得到“记忆性”保存。演艺类非物质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受到的最大质疑和诟病的是关于其舞台化过程中的原真性问题,即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而渐渐呈现出变异了的文化遗产会使遗产的文化内涵受到损害。进行资源筛选是进行舞台开发的前提。第一,具有宗教、祭祀、信仰仪式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进行舞台化开发;第二,节庆仪式性质的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慎重开发;第三,群众参与性舞蹈、表演性舞蹈作为舞台表演重点开发内容。对非遗的原型应该进行明确的完整的“记忆性”保存,做好文化遗产在地方的文化土壤的保护,以博物馆、影音录像等形式进行记忆保存。舞台表演作为商业化形式,其本质就是要进行艺术性和舞台化的呈现,所以内容可以通过艺术加工达到更高的审美水准。
博物馆旅游开发策略。提高博物馆展示内容的丰富性和展示方式的多样化。博物馆展示以固态的静物展示为主,适于手工艺类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性”为重要特点,静态展示并不能够充分展示出非遗的吸引力。应该打破静态展示的陈规,以现场展示、过程展示、前馆后厂等方式全方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客能够看到制作过程,增强体验性。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苏州制扇厂就是采取前馆后厂的方式,展馆内有女工进行扇子的拉花等工艺,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个性化、主题化的小型博物馆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从游客体验的角度讲,博物馆并非越大越好,精巧而个性化的小微博物馆越来越受到欢迎。首先,小型博物馆可以布局于社区或村落中,布局的局限性小,空间利用性强。与乡村旅游、社区旅游、古村落旅游等线路的结合十分自由。其次,小型博物馆可承担多种文化传播的功能。
主题公园开发策略。就传统文化类主题公园而言,由于具有文化移植和文化加工的痕迹,所以不真实是影响游客体验的关键问题。鉴于主题公园的性质,在开发过程中想要营造原汁原味的文化环境难以达到效果。打破仿造文化场景的思路,开发基于地方文化又富有现代创造力和创新性的项目,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呈现,可以为文化类主题公园开辟新的道路。通过非遗和现代创意的结合,不存在文化失真的问题,因为本身就是利用创意对文化再加工的成果,不会影响游客体验。除此之外,可以使主题公园的功能多元化,作为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的孵化地。
旅游综合街区开发策略。旅游综合街区既能吸引旅游者又具有城市商业街区的性质,可以聚集多种性质的旅游吸引物于一身,包括古建筑、博物馆、旅游购物、商业表演、特色餐饮等,是复合型旅游体验目的地。典型的旅游综合街区,如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苏州的平江路步行街、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福州的三坊七巷等等。旅游街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大多只是手工艺商品销售和当地表演类文化遗产的小剧场商演,利用方式单一,产品衍生性不够,没有充分挖掘和展示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精髓。比如手工艺旅游开发忽视了制作过程展示这一有观赏性的展示内容,游客对手工艺知识不能满足游客对于手工艺制作过程的探求欲望。
从制作过程展示、技艺技法学习、历史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手工艺类非遗。旅游街区开发应该鼓励手工艺商品店铺进行过程展示、专业鉴赏讲解和游客体验制作过程等活动,鼓励“前店后厂”的模式,向游客展示手工艺人的制作场景,增加游览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实现“文化宣传—现场展示—专业解说—亲身体验—互动交流—旅游购物”链条化的传统手工艺旅游开发模式。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而言,是旅游真正承担起文化宣传和文化传播职责的表现。
旅游商品开发策略。采取“手艺人+设计师+运营商”的模式,打造专业品牌。中国的旅游商品市场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合理问题,部分传统手工艺商品属于高端奢侈商品,超出了普通游客能够消费范围,属于小众化商品。而较为普及的旅游商品则存在质量低劣、仿造、非本土化等问题,不受游客欢迎。旅游商品市场需要通过批量化生产,实现从小众商品向大众化的中端旅游商品的转变,通过品牌化经营达到造型和工艺水准的保证。“手艺人+设计师+运营商”的模式已经在市场上崛起,由手艺人提供技艺技法,由设计师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商品设计,由运营商进行商品生产和品牌运营传统技艺、现代设计理念和品牌运营相结合,打造地方文化的特色品牌。
改变传统手工艺非遗开发过程中“唯购物化”的现状,避免形成商业化过重的氛围,增强公益性文化宣传内容。商业化气氛过重使游客产生负面的旅游体验,应增加公益性的展示与文化宣传内容,以加深游客对非遗的理解。虽然游客对于获取非遗知识有着强烈的兴趣,但是支付费用的意愿很低。所以手工艺品知识宣讲应该作为公益活动融入到旅游活动中,不宜作为旅游经济的来源。
节事旅游开发策略。让游客成为节事活动的主角。参与性强是节事旅游的特点,如何调动起游客的积极性去投入到节事气氛当中往往是节事设计的最难点。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西塘汉服节的做法值得借鉴。首先,让每一位游客都成为演员。特色的汉服营造了一种古典的气氛,换上汉服的游客越来越融入到仿古的氛围当中,加深了体验的深度。其次,通过多种非遗活动的组合式、场景式展示,构建“真实的舞台”。从旅游社会学的角度而言,舞台构建是所有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打造与活动设计的方向。就主题型的节庆活动而言,新奇的、另类的、怪诞的活动设计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生活化、文化性强、有熟悉感又新颖的活动设计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兼具文化性和生活化的节事舞台是节事旅游的发展方向。
体验活动开发策略。体验式开发是非遗旅游开发的大趋势,将体验活动融入到其他旅游开发模式中去。在越来越追求旅游深度和旅游体验水准的趋势下,旅游体验活动是受到游客欢迎的方式,比如亲身体验制作过程、亲子手工制作等等。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体验活动是培养遗产旅游者的有效方式,尤其是专门化游客。专门化游客是以往旅游活动中被忽视的群体,但是有着对文化遗产最浓厚的兴趣,最容易转变成为严格的遗产旅游者。专门化游客包括特别爱好者、收藏爱好者、修学旅游、科研工作者等。专门化游客虽然属于小众游客,但是通过技艺学习课程、爱好者沙龙等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环境,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创新型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城市社区旅游
社区旅游是在具有文化原真性和生活功能的开敞式区域,以文化体验为目的,以地域文化为主要吸引力的旅游组织方式。其特点在于:开敞式的空间,没有景区范围的明确界限;地方居民与游客近距离接触;旅游过程中有地方生活方式的真实呈现;居民生活空间和游客的旅游空间在这一区域交汇。
在生活化的社区融入非遗旅游,将地方文化与地方生活风貌真实呈现,是体验式旅游的创新发展。第一,社区旅游增强了旅游过程的真实感。让游客置身于真实的地方生活风貌中,比如北京胡同、成都的巷子,能够看到地方居民的生活风貌,增强了旅游过程的真实感。非遗的展示拥有了天然的原生态展示场景,让游客感到生动、生活化和亲切感。第二,社区旅游可吸纳多类型旅游吸引物,具有很高的自由度。休闲文化、时尚文化、民族文化、创意文化都能够在社区旅游中有所体现,而非遗的引入可以和这些旅游吸引物相结合,衍生出具有创意的旅游产品。第三,社区旅游是深入体验地方文化的旅游组织方式,可进行的展示活动和体验活动比较丰富,符合非遗旅游的展示要求。如北京的杨梅竹斜街已经形成了街区戏剧、家庭博物馆、地方文化故事、手工艺人交流沙龙等社区旅游参与活动,以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方式让游客与地方文化深入接触,这是未来非遗旅游的趋势。
选择有文化底蕴的片区,为非遗艺人提供经济实惠型的创作与展示场所,将非遗艺人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转化为具有观赏性的旅游产品,切实提高非遗艺人的生活水平。但是很多艺人的生存状况和经济收入不容乐观,高昂的房租会阻碍这些手艺人的入驻,这是旅游吸引力的流失。吸引非遗艺人进驻社区必须为其提供价格低廉的生活和创作场所,同时对创作空间进行设计,保障可观赏性和实用性。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
②曹诗图,鲁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第4期。
③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以大型天然溶洞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为例”,《旅游科学》,2007年第4期。
④陈炜,唐景薇:“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前沿》, 2010年第15期。
⑤张春梅,袁建林,易兰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以河北省为例”,《科技信息》,2009年第6期。
⑥姜爱,李永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云南、贵州、海南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责编/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