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南戏在温州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文章就南戏文化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作出四种可行性应用探讨,包括形成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剧场文化、推出系列微电影与纪录片、配合传统实体展出成立虚拟平台和建立南戏产业园区,以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方向性对策完成南戏文化落地温州地区,实现南戏文化在本土的传承与弘扬。

【关键词】南戏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   剧场文化    南戏产业园区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起源于北宋时期、产生于温州一带的南戏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第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为后世的中国戏曲奠定了基础。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南戏作为独立的戏曲表演形式已不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南戏这一古老文化的失传。在我国乃至日本、韩国等国际性的学术领域,仍保留着一批学者专家对南戏文化进行着持续性的关注与研究。可惜,珍贵的研究成果却大多停留于学术领域,南戏难免给大众、甚至土生土长的温州乡民以“孤傲高贵”之感。那么,南戏文化倘若要在纵向的历史传承上走的更远,必将首先解决其在当下横向上的辐射问题。因此,考量如何才能将这有着近千年历史,来自于坊间的文化以“原生态”的面貌回归本土,以实现该文化形态与当下文化产业的对接将成为本文思考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结合当下全球化的多元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将南戏文化翻陈出新,实现其创新性、创意性则成为关键。以下将尽可能基于现实条件的考量,对南戏文化落地温州的四种可行性对策进行探讨,以实现南戏文化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双重推广。

形成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剧场文化

北有林兆华驰骋京城,南有赖声川名扬宝岛。无疑,他们在戏剧界以品牌团队的口碑而存在,已成功创造出具有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剧场文化。借鉴这些团队的经验以及已经走出一条产业化道路的台湾传统戏曲业所采用的对策,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南戏文化若要再度兴起而得以推广,以演出的形式重现于这个消费社会和图像时代乃是必要手段。更何况,南戏恰是表演艺术与叙事文学相结合的艺术。众所周知,戏剧不同于电影艺术,它的不可复制性注定了每一场戏剧作品的独特之处。因此,将戏剧进行商业化运作必须考虑受众的不同特性。由此,笔者认为针对南戏文化,我们可以就不同的观众定位推出传统演出和实验剧目。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古老戏曲形式之一的南戏文化,最大程度地还原其本真的面目—即复原传统演出,不仅有利于大众对于南戏的认知,且对于学界于南戏文化的研究,尤其对艺术体制包括曲调格律、脚色体制、演唱形式的探讨也将因有了具象支持而更为深入和全面。当然,复原传统演出的观众定位更多地偏向于学界人士与专业的戏曲爱好者,如若要达到曾经在文化界轰动一时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的造诣, 恐怕还得将南戏剧作文本结合当下社会实情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力图在内容、情节或精神情感上贴近对现代人的关切,追求通俗易懂、简洁直白的表现方式,以期用传统表演的形式引起现代人共鸣。以《琵琶记》为例,市民性与婚变戏是观众永恒不变的话题,在题材上已具备市场基础。从剧作角度来看,主线蔡伯喈应试求官与副线赵五娘的遭遇对比前进,具有矛盾的美感,为戏剧冲突提供可能,也平添了一丝悲剧的氛围。而从人物形象而言,南戏文本更多地在于描绘好或坏的人物,就算经历不同的文本形态,也只是翻盘式的抨击或歌颂。文化发展至今,观众显然已经不满足于这样的扁平人物和说教式的内容灌输,影视剧中太多的原型人物和待定的争议性话题受到观众的追捧已是最好的实证。因此,设法将《琵琶记》中的重要角色如蔡伯喈、赵五娘的性格立体化,让观众产生爱恨交织的情感走向是适应现代化需求而需要改编的地方。另外,在舞台效果和时空处理的技巧上,可考虑借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来辅助现场表演,如张艺谋《印象》系列便是成功的案例,通过山水实景因地制宜演出内容,把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强有力的项目进行自我升值,既实现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如果说尊重原著的演绎是剧场文化的一种方式,将原著进行先锋改编或许更符合当下年轻群体的审美体验。当然,这种先锋改编是基于南戏文本的可能性而言。比如,“南戏艺人同样采用了虚拟的表演形式,即通过剧中人物的唱、念、做、打等具体表演来表现特定的时间与空间”①,不可否认,这和当下的实验剧存在异曲同工之妙,有效解决了舞台与现实生活的矛盾。然而,如《琵琶记》一夫二妇的所谓“大团圆”结局,实则留有余音,耐人寻味,这以生命为代价所换来的光耀门楣确是家族幸事?实验剧场能够为这样的讨论提供可能,甚至邀请在座的年轻观众一同加入演绎,创造不同的版本以彰显现代人以人为本、自由开放的价值观。

温州的戏剧文化活动正逐步走俏,如果可以打造属于温州人的戏剧作品或是戏剧团队,以南戏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品牌团队进行商业化运作,势必将掀起温州乃至中国新一轮的戏曲文化潮流。

推广系列微电影与纪录片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进入“短、平、快”阶段,因而传统戏曲艺术缓慢的叙事节奏和百转千回的韵律之美反而成为观众欣赏过程中的一种“负担”—他们似乎早已习惯了电影院线欧美大片那强有力的视听冲击与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况且在当下,进入剧场本身便是一种精英文化的趋向,在受众层面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若将南戏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不得不考虑其受众素质与受众范围,而用微影像这样的方式恰能以最快、最直白、最符合当下人碎片化阅读习惯的手段,做到面向各个群体,向他们解读南戏文化。

在微影像的形式与内容择取上,可以从电影与纪录两方面着手进行考虑。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经过适当的艺术处理得以展现主题。而电影(剧情片)相较于纪录片,是综合了视听特效的文学戏剧,以虚构为主要手段去刻画人物,营造氛围,叙述故事。但在表现南戏元素的过程中,这两种高于生活的艺术表达皆是有利的、易被大众接受的途径。

相信张艺谋的经典之作《千里走单骑》依然叫人印象深刻,观众在为荧屏上隐忍的情感感动落泪之余,也首次接触到云南本土戏剧文化—傩戏(面具戏)。其成为主要线索贯穿在两对父子之间,这一出傩戏的上演不仅直指剧中男性的血性与情义,而且似乎在印证张艺谋“卸下面具面对自己真实内心”的创作初心。这富有设计感的故事背景和情节足以让观众熟悉所谓傩戏,以区别于其他地方传统戏剧,也相信凭借张艺谋的艺术品牌影响力,傩戏能够在日益消失的传统戏剧文化里成为惊鸿一瞥,越过本国走向世界。电影艺术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叙事表现力以引发观众共鸣为前提,引起社会思考讨论为目的,为观众脑海中植入某个人、某件事抑或某种文化。上文提到的《千里走单骑》就是借着故事内核,揉合人物造型在戏曲文化的背景中向观众娓娓道来。回望温州地区,由温州政府支持投入的系列电影作品《四大名瓯》开拍在即,瓯剧作为四大名瓯之一不久将以主要故事线索亮相荧屏。所以,在考虑有着中国戏曲之源地位的南戏应用于文创发展之时,投拍一部以它和它的主人公为故事内容的微电影进行传播推广有其必要性,一方面利用故事和人物让观众熟悉南戏文化,另一方面借南戏背景来提升该剧的艺术价值,无论于南戏,还是温州文化创意产业都将是双赢的一步。

如果说微电影是让观众对南戏文化稍作领略,那么微纪录片则更侧重于将南戏的具体信息,诸如南戏的起源与形成、南戏的艺术体制、分期与发展等,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直观”地说给观众听。让专家开口,让史料说话,让复原的传统演出出镜,而编导对此进行后期有序的整理,形成三、五分钟为一期的系列微纪录作品,系统、有条理性、口语化地将南戏文化的生命作以纪录。同时,这也是为南戏研究人员提供影像资料的有效手段,在数字化大肆入侵我们生活的当下,将一部分文本资料转化为活动的影像数字资料对后世的研究有其积极意义。

配合传统实体展出建立虚拟平台

坐落于温州大学校园内的南戏博物馆鲜为人知,这是传统实体展出过程中所遭遇的普遍困境—地域性所造成的受众局限性。更何况,南戏目前在传播过程中又始终保持其低调神秘的色彩,就更加减缓其传播进程。与其让该博物馆作为校方品牌的珍藏而存在,不如将其实行开放化。然而,建立和发展高端品牌博物馆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和专业人员的维护,而且从目前所处地区的客流量的角度考虑,南戏博物馆进行全面开放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更是要求线上线下同步作业,单纯的实体博物馆或是实体展出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于信息和对信息发布方进行双向交流的需求。此时,配合传统实体展出建立虚拟展现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数字化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文化保护和利用的新模式。

虚拟展现平台实现的可能,基于对图像、文字、声音、影像、实物的数字化信息录入与分类整理,形成系统性、可检索的数据库。这将是一次南戏文化数字化的过程,有效资源得以重新整理与归纳。同时,利用当下的网络技术与通讯设备,考虑将这样的信息进行整合再输出,以折叠目录的形式实现线上虚拟展出。三维场景漫游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设计,参观者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或是在线网站实现对南戏博物馆全方位、交互式、360度全景观览。而具体到展出实物,可以进行点击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对展品的历史、由来和特点进行具体的解读,或是观看三维精致模型,甚至播放辅助影像释义段落(如微纪录片、复原传统演出片段)来实现线上虚拟平台的交互功能,以提高南戏博物馆于参观者的信息到达率。当然,此时的虚拟展现平台非实体博物馆的完全替代品,借用该虚拟平台可以实现线上线下双向的交流对话功能与常规客服服务,诸如展出信息、参观路线、导览释义,不仅可以24小时随时完成人机对话,还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实现南戏专家、戏曲爱好者、民间艺人、普通观众的多点交流,帮助彼此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共同讨论而不受时空的限制,这对于南戏文化的回归与衍生无疑都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另外,配合实体展出的虚拟平台同样需要自我品牌创建意识。在应用软件具有南戏元素的界面风格和导览设计基础之上,可以效仿故宫博物馆对故宫人物与建筑进行Q版形象设计的理念,创建属于南戏文化的形象代表,以该形象为代言人为参观者生动地诉说南戏,演绎南戏,以解除目前大众可能对戏曲文化所存在的枯燥乏味的误解。而借形象代表推出衍生品,如公仔、冰箱贴、折扇的线上出售,能够为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商机,也扩大南戏文化的知名度。

建立南戏产业园区

对南戏文化置于创意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探讨,则可以考虑在温州开辟南戏文化园区,将南戏元素与立足温州本土、取材温州本地、依托在地资源和创意人才所打造的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行融合与嫁接,开发形成以南戏元素为主的园区,将休闲、教育、娱乐、旅游与南戏文化紧密结合,实现休闲生态业与戏曲业的相辅相成、共生共赢。

打造南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必须合理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让南戏文化重新回归民间,融入民间,在民间的吆喝声里再现身影。台湾省宜兰县所发起的“戏曲旅游”便值得借鉴,“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的成立以戏曲艺术、戏曲文化为展示平台,以游览者的积极参与为重点,集参与性、欣赏性、休闲性、娱乐性为一体,最终达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利益双赢”②。建立以南戏元素为主的园区,便可考虑因地制宜把自然资源与南戏文化进行巧妙衔接,拒绝大刀阔斧整改区域,保留温州地区水乡古镇的原始风貌,包括戏台、文庙、村落等古建筑,甚至可利用当地(永嘉地区)已开发但尚未成熟的古村落景点进行调整布局,形成温州周边具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文化旅游路线。而配套以戏曲为主体的体验式客栈则立足于消化享受型旅游者在此的静养需求,以艺为由,以慢为调,以真正投入到南戏的艺术文化氛围中,而区别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览。但是,倘若要留住消费者,仅仅靠一次性消费恐怕是不够的,而把南戏文化当作消费品也并非产业园建立初衷。

此时,南戏文化产业园恰为南戏文化研究所与南戏博物馆找到了最为合适的选址,配合园区相关文化活动,高端南戏研讨会在此展开,势必吸引到国内外大众传媒的眼球。而就南戏展开的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剧场文化恰也能在该产业园区内找到一席之地,固定的小剧场演出不仅能够让游览型消费者将此作为游览的一站,也能够长期吸引到戏曲文艺爱好者前来一消戏瘾,更可以作为南戏文化产业园区的品牌项目所存在。在官方设立的南戏文化呈现方式之余,考虑围绕南戏元素面向不同群体开展系列工作坊,以相互对话交流的方式来进一步推广南戏。其一,面向戏曲爱好者成立交流中心,提供场所与配套设施以供才艺切磋与心得交流;其二,面向学生群体开展南戏文化的授课交流活动,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易于感知与欣赏的体验过程,在与南戏工作者的情感交流、互动活动中拉近当代学生群体与传统戏曲文化的距离,从而增强他们主动接触戏曲文化的兴趣。根据台湾国光剧团的有效经验,可根据不同年龄层的受众在主题、形态上加以不同课程的设置。比如,针对小龄儿童,则多推出“儿童夏令营”、“戏曲体验营”等亲子活动,而针对青年学子除开展讲座、公演之余,运用系统的教学手法来设计课程内容。青年戏曲爱好者与青年观众群体的培养是南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可持续性运作的关键,同时,他们从南戏文化中的获得将有效地传承南戏文化,延续南戏文化在温州本土的生命。

综上,本文就南戏文化应对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作出四种可行性应用对策的探讨,包括形成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剧场文化、推出系列微电影与纪录片、配合传统实体展出成立虚拟平台和建立南戏产业园区,以期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思路或方式的探索而为南戏文化提供在温州地区的落地模式。然而四个方向性之间并非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的存在,若将四种对策在历时上进行科学计划、布局与实施,将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机应用体系。例如在产业化的早期阶段,商业化的剧场运作与影像媒介的推广植入应作为主打的产业化运营手段,以获得早期的受众群基础,而实体与虚拟结合的展示平台甚至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与运作则需要更大的资金、人才团队等投入,这则依赖前期培育起的一定市场份额,才可免于实体投建后无法吸引足够客流而终于破产的结局。因此,欲全面实现南戏文化创意产业的复兴,四种策略循序渐进,缺一不可,才能为南戏文化学界内的研究提供支持,促进南戏文化长期、持续性、宽辐射的发展。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本文系南戏的视觉化艺术创作策略探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wsk106)

【注释】

①俞为民:《南戏通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7页。

②魏然,王伟:“台湾传统戏曲的产业化对策”,《艺苑》,2011年第5期。

责编 /王坤娜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南戏   创意   温州   产业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