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经济社会公平度在9个地市(州)中排在第3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得益于该市的机会公平度排名在9个地市(州)中位列第1。资料显示,2015年,白城市研究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市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学校按照市政府《关于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市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市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要求,将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纳入本地本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列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通过各级努力,形成了上下联动,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内涵发展工作推进机制,使教育内涵发展“五项工程”得到有力推进。
首先,该市进一步完善高中综合改革,研究制定适应高考改革的政策措施,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新机制,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通过不断优化必修课与选修课结构,探索和完善普通高中选课制、走班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其次,该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布局,整合资源。通过拓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渠道,扩大“2+3”“3+4”等衔接专业的范围,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技能培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优化专业结构,特色办学,错位竞争,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适应区域发展需求、产学研深度融合、中职高职紧密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具有白城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再次,该市通过开展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加强民族学校教师培训,推进民族学校授课用语“双语”化改革,加大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学校倾斜力度,解决民族学校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及突出问题。最后,该市通过开展随班就读和组织送教上门等形式,深化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推进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满足残疾人多层次教育需求。并积极探索适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和需求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能力。此外,该市还研究制定了《白城市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意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以此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但是,比较分析结果还显示,白城市的底线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排名居中(均位列第5)。通过进一步分析底线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下的五个二级指标,我们发现,首先,该市底线公平度的得分偏低,与该市的城乡低保人数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较高(位列第8)有关;其次,该市分配公平度的得分偏低,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低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均有关。为此,对于白城市,提高社会民生方面的公共财政支出水平,以及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来促进更多贫困人口脱贫和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其今后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公平度的三个重点。
通化:经济社会公平度在9个地市(州)中排在第4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市的底线公平度、机会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在9个地市(州)中均位列第4。然而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底线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下的五个二级指标,我们发现,首先,该市底线公平度之所以仅处于中上水平,与该市城乡低保人数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偏高(位列第6)有关;其次,该市分配公平度之所以仅处于中上水平,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低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均有关。为此,对于通化市,提高社会民生方面的公共财政支出水平,以及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来促进更多贫困人口脱贫和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其今后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公平度的三个重点。
辽源:经济社会公平度在9个地市(州)中排在第5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市分配公平度排名靠前(位列第2)。但是比较分析结果还显示,该市的底线公平度排名和机会公平度排名靠后(分别位列第8、第6)。通过进一步分析底线公平度下的两个二级指标,我们发现,该市底线公平度的偏低,与该市城乡低保人数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偏高(位列第7)有关。为此,对于辽源市,采取积极的就业措施等来促进更多贫困人口脱贫,以及继续提高中学教育完成率,是其今后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公平度的两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