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共同价值的哲学基础与现实意义

【摘要】“普世价值”的争论和共同价值的建构,不仅涉及到如何理解价值和价值观的学理问题,而且涉及到社会思想状态和大众人心稳定问题,还关涉到中国如何在全球视野下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和提升自身话语权的政治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科学界定有助于廓清笼罩在“普世价值”上的层层迷雾,进而为追寻“共同价值”开辟道路。

【关键词】价值 价值观 普世价值 共同价值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异常激烈,其实质不仅涉及到如何理解价值和价值观的学理问题,涉及到社会思想状态和大众人心稳定问题,还关涉到中国如何在全球视野下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和提升话语权的政治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辨析与阐明。

究竟有没有普世价值:西方宣扬和推行“普世价值”的实质与核心

长期以来,一些人习惯于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现实,认为西方理论不证自明,一些人热衷于用“西方话语”来解说中国现实,认为中国处处不如西方,一些人用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来解构中国现实,认为中国在向西方看齐。这些非反思和非批判的观点在理论上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是危险且有害的。关于“普世价值”有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需要进一步阐明。

概括起来,近年来中国学界对普世价值的争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侯惠勤认为,普世价值“在本质上是当代西方话语霸权及其价值渗透方式的表达”①。这揭示了普世价值的霸权维度。陈先达认为,西方提倡“普世价值”为的是使中国人思想西化进而在政治上分化中国,我们在认清普世价值实质的同时“应充分肯定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通过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问题上达到价值共识的可能性”②。这揭示了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的区别。韩庆祥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为突破口,用文明、学术外衣设置政治陷阱,“大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目的就是动摇我们的思想根基,摧毁中国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③。这揭示了普世价值的深层动机。

“普世价值”绝非单纯的学术概念,学术外衣包裹之下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全球话语霸权及其强势政治诉求。西方宣扬和推行“普世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将“价值性知识”包装为“真理性知识”,进而试图垄断自由、平等、民主、正义等的解释权。虽说价值和真理都是通过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来表现,但二者本质上是不相同的,“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④。在价值观论争方面,根本分歧不在于纷繁复杂的表象,而在于西方价值观表述背后的立场和理念。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⑤这提醒人们要拨开笼罩在“普世价值”上面的迷雾,揭露“普世价值”的实质,切中资本主义的本质。

首先,需要追问的是:西方不遗余力地传播和推广所谓自由、平等、民主和正义等一系列概念的实质是什么?宣扬“普世价值”,实质是“推销西方的所谓‘民主国家体系’和‘自由体制’”。⑥他们把“民主国家体系”和“自由体制”视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因此其他国家和民族都要向西方看齐。可是,所谓“普世价值”后面其实是利益诉求、制度特质和意识形态。因此,深层次的问题是政治和文化而非经济和社会,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把握价值观争论的本质和核心。

其次,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价值观的普世性何在?所谓“普世”,从横向看,意指适用于一切国家、地区,适用于不同民族、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从纵向看,意指适用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超越时空的永恒概念。但适用于任何时间、地点、条件的普世价值是不存在的。西方推行“普世价值”实际上是要掌握话语权,对外进行“价值观外交”和输出“普世制度”,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改变中国发展方向,似乎只要认同西方普世价值,中国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实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倡导的“普世价值”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他们企图宣扬一种超国界、超社会制度的价值观,轻视各国发展进程中的现实差异和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大肆鼓吹普世价值不是乐善好施,归根结底是受本国利益的驱使。

价值与价值观的区分:拨开笼罩在普世价值争论上层层迷雾的关键所在

价值具有相对性和历史性,但价值观具有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不能将二者混同。“普世价值”论者往往把西方某些国家的价值观说成是全人类普遍性的价值观,混淆了价值与价值观,造成话语上的陷阱。

在哲学视域中,价值体现在“主体—客体”的关系之中,指的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及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主体是多元的,可以是个人、群体、社会、国家、民族、人类。价值客体是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物质存在或精神存在。例如,阳光、空气、水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在此,充沛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对全人类而言都是有价值的。客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物理属性、化学属性,这是价值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而非充分必要条件,而只有当主体与客体通过主体的需要建立起关系以后,客体对主体而言才产生价值。这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价值既来源于客体本身的结构,又取决于主体的活动”⑦。

价值具有相对性。由于价值体现在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需要是评判客体价值的重要尺度。因此,不同的客体对同一主体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需求,对同一客体的价值评价也不尽相同;同一客体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可见,价值是具体的、相对的,不存在可以适用于一切社会制度的“普世价值”,自由、民主、人权、公平、正义、平等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于不同的阶级也有不同的意义,也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西方某些国家往往抬高自己的价值观,贬低和消解他国的价值观。原因在于,推广“普世价值”可以使其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占据话语的领导权、主动权。西方国家对外宣扬的“普世价值”,以“自由”之名侵蚀他国文化传统,以“民主”之名插手他国内政,以“人权”之名挑起事端,以“平等”之名推卸责任,妄图在全球范围内控制意识形态话语权,以谋求在世界范围内的霸主地位,建立符合其国家利益的政治经济秩序。

价值具有历史性。鉴于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也相应地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价值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不存在超越时空,超越历史,永恒存在的“普世价值”。在马克思看来,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这些价值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前,为了团结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力量以夺取国家领导权,把本阶级的利益鼓吹扩大成是全社会的共同利益,把他们所崇尚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说成是全体社会成员与生俱来的权利,应为权利而战。但在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并建立了稳定的政治统治后,他们就背离了曾经的政治宣言,其倡导的权利完全沦为资产者的特权,而没有成为全社会所共同享有的权利。

价值观具有阶级性。价值观是主体对价值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体现了主体处理问题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在交往实践中,人们处于不同的阶级,代表不同的利益,想问题办事情自然也从自身利益出发,因此,价值观带有阶级性。物质决定意识,统治阶级的价值观自然也占主导地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⑧。归根结底,西方国家倡导的“普世价值”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利益在价值观上的显现。因此,绝不能把个别和特殊的价值观说成是普遍和普世价值观,也不能把“之一”当成“惟一”,更不能把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归因于“普世价值”,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是向资本主义的“价值回归”。

价值观具有民族性。特定区域、特定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历史地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并在民族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中凝练为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不同是区别不同民族精神气质的标识之一。恩格斯指出:“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⑨西方的“普世价值”企图将本民族的价值观移植到其他民族,无视价值观的民族性,因而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例如,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带来的不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人民生活富裕,而是经济衰退、政局动荡和人民居无定所,便是最深刻的教训。中国要在新的全球化条件下独立自主地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要坚定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的自信。

总之,西方有些国家要走出“冷战思维”和“霸权逻辑”,中国也要从弱者心态中走出来,在价值观上寻求“最大公约数”。面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中国不能不讲价值,如果不讲价值,那么就等于自动把价值的话语权拱手让给西方,自己陷入被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赋予这些价值以新的涵义。

从“普世价值”争论走向“共同价值”凝炼:打造人类价值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中国逐渐强大,更要自信。在由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途中,中国要积极倡导共同价值,努力打造人类价值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同价值”概念,这是在有关普世价值争论的一片混沌中指出了一个方向和思路。习近平指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我们要继承这些共同价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仔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背后的有力支撑就是—共同价值。然而,就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国际社会尚未形成与共同价值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很多国家仍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之心,热衷于干涉他国内政,挑起国际争端,造成世界局势的动荡。命运共同体打造过程中要有效防止一国的“偏好”沦为对他国的“偏见”。

价值具有共同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产生同样的需要,于是就形成了共同的价值理念、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遇到类似的问题,人们也会有相近的价值观念。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孔子提出,而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即耶稣所言“你要别人如何对你,就要如何对人”。需要注意的是,“价值的共同性是分领域、分层次、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是由共同利益的差异决定的。”⑩人类的基本价值可以达到某种共识。通常,在共同利益较多、共识较大的领域,如科学技术发展、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价值的共同性就多;在事关国家利益、民族争端、意识形态斗争的领域,如领土争端、阶级关系等,价值的共同性就少。

作为价值共识的共同价值提出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也是对文明继承发展演进的历史。从纵向看,人类的文明是在继承前人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根据本民族阶段性的发展特征提出的;从横向看,同一时代不同民族、种族间不是完全隔绝的,民族间文化交流融合,互相借鉴吸收先进的文明成果来发展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各国都处于地球村之中,全球治理中许多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因而,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行为的共同准则很有必要。例如,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经济绿色水平,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商讨。这说明各国正以实际行动达成价值共识,形成共同价值。经济越发展,人们对共同价值的呼声也就越高。费孝通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体现了人类共同价值整合凝聚的方向。

共同价值不同于“普世价值”。价值具有共同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相等同。共同价值说明了在某一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有共同的价值理念、价值理想、价值追求,因而共同价值是适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地域的,这与“普世价值”所鼓吹的超越时空、超越地域、永恒存在的价值有根本的区别。共同价值体现的是国与国发展中的共性,揭示了当今时代不同国家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价值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主动追求的结果,绝不是某些霸权国家极力向外输出价值观念,企图让其他国家接受所谓的“普世价值”,“主动追求”与“被动接受”体现了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区别。

总之,我们既要揭露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同时也要看到在人类发展进程中通过国际交往在某些领域、某些问题上形成共同价值的可能性。不能因人类在互通有无的交往中于某些范围内具有共同价值而误入西方“普世价值”的陷阱,也不能因为惧怕西方“普世价值”带来的西化和分化影响而否定共同价值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当代中国在崛起进程中要遵循“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与世界沟通与交流,也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作者分别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教育部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5JDSZK023)

【注释】

①侯惠勤:“‘普世价值’的理论误区和实践陷阱”,《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9期,第20页。

②陈先达:“论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第3页。

③韩庆祥:“中国共产党面临八个‘新的伟大斗争’”,《人民日报》,2014年7月23日。

④郭榛树:“‘普世价值’思潮的自我包装术”,《红旗文稿》,2015年第3期,第8页。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25页。

⑥卫兴华:“掀开西方‘普世价值’的面纱”,《人民日报》,2015年11月30日。

⑦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6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2~43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3~434页。

⑩李文阁:“谈谈‘普世价值’”,《求是》,2014年第4期,第53页。

责编 /张蕾 丰家卫(实习)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哲学   意义   现实   价值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