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网格化+”服务:北京的城市治理创新实践(2)

核心提示: 网格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升级。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等技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和生机活力,网格化也在这一过程中不间断随之发展和加快升级,不断变得“高”“大”“全”“精”“细”“准”“快”“实”“新”。

北京网格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尽管目前北京市网格化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网格化的组织推进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二是纵向横向的资源整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快;三是网格化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网格化服务和管理的队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部门联动还有待进一步形成强大合力;六是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为此,今后“网格化+”必须更加注重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理念,以满足城市的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以及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等诸多需求,加快促进政府政务、社会公共事务、人口、交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等管理系统之间综合集成,使城市基础设施配置、城市日常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精细化、精准化、高效化、标准化,实现城市管理高效精细、公共服务高端精准、环境保护高质集约、社会运行高度有序。这需要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的主体——政府、企业、社团和公民个人的多元参与、协同行动、共建共享、共治共赢,才能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企业经营、社团活动、个人生活方式方法的变革、创新、提升和跨越,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社会自治之手、公众参与之手形成合力和共同发力,让城市人居环境更优良和放心、城市居民生活更便捷和舒心。

明晰思路目标

思路决定出路,目标影响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根据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和网格化“1+3”文件要求,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运行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全市统一的网格划分和建设标准,统一规范网格内容、业务标准、运行机制、日常制度、队伍建设等,紧紧围绕实现“三网融合”、“一网”运行,实施“网格化+”行动,推动整个城市服务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力争经过“十三五”时期的不懈努力,将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工作中的全员全时全程全部纳入其中,使网格化成为主体清晰、权责明确、分级分类、上下联动、覆盖城乡、功能一体、规范统一、即时响应、闭合处置、协同互动、运行高效、精细智能的城市服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体系和精细化、精准化、标准化运行模式,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强大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针对当前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的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必须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围绕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网格化+”功能,不断健全体系、提升能力、提高效益。拓展城市管理功能,把治理“大城市病”纳入“网格化+”体系,打造“大城市病”治理新手段和新模式。

拓展公共服务功能,通过网格E点通、微信群、APP移动客户端等智慧惠民体系,向居民、组织机构发出办事提醒须知、服务公告信息,使居民、组织机构能够通过网格平台向政府提出建议意见、向相关组织机构发出服务需求等,形成政府与市民、政府与组织机构、政府部门相互之间的零距离无障碍沟通以及个人需求与政府部门、组织机构服务供应之间的零距离无缝对接。

拓展市场服务功能,面向全市乃至全国引入社会资源,进一步将服务领域拓展到衣、食、住、行、娱乐、购物、旅游、家政等服务领域。

拓展环境保护功能,把大气污染治理监管、水污染治理净化、垃圾分类综合治理等纳入“网格化+”体系,强化环境污染和环境净化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实现环境保护标本兼治、多方联动、多管齐下和多措并举。

特别是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充分运用“网格化+”大数据,准确判断不同群体、不同市场主体、不同社会组织的各种需求和意见建议,更好提升政府施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网格   北京   实践   城市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