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美国的价值观输出与全球战略布局(4)

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对手无疑是中国。与在欧洲建立的北约这个集体军事同盟体制不同,美国在亚太建立的军事体系构架,对亚太安全秩序的控制,是通过建立和强化双边军事同盟实现的。美国将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的盟友关系,视为主导亚洲安全秩序的基石,不断深化和升级同这些国家的军事安全关系。在对日军事同盟关系问题上,美国修订了《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把军事合作范围扩大至全球,并同时重申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为减轻自己领导世界的成本,让日本承担更多的“责任”,美国不惜纵容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让日本通过了“可以对外进行战争”的《新安保法》,默认安倍政府推动修改《和平宪法》,从而为日本取得军事大国地位扫清法律障碍。同时,美国提升了与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双边军事同盟关系,扩展了在当地的军事部署,并频繁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当前,美国在亚太构建军事体系有两个新的举措,一个是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另一个是军事同盟的多边化。“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在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重心和中国崛起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态势下,美国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地区,以维持和强化美国对亚太和世界领导地位的一个重大举措。为配合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美国将军事战略的重点从欧洲转向亚太。从当前美国在亚太地区驻军数量看,已远超其在欧洲的军力;从武器装备情况看,美国在亚太的部署数量和质量也远超在欧洲的部署;从军演规模和频率看,美军近年来在亚太进行的军演堪比其冷战时期在欧洲的军演。

近年来,美国在亚太军事体制构建的一个新动向,是推动双边军事同盟关系向多边化发展。军事同盟的多边化,更易于美国对亚太的军事安全控制,更易于美国对亚太安全秩序的主导和塑造,因此,推动亚太双边军事同盟的多边化,建立北约版的亚太集体军事同盟组织,是美国塑造新的亚太军事安全体系和秩序的一个重要目标。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寻求这种目标的努力也日益显现,其中一个主要表现是,美国从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上,拉近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甚至和印度的多边合作关系,渲染中国威胁、促进达成共识,并开展联合军事演习。另一个重要手段是推动亚太反导系统的建设,当前以朝鲜核威胁为由力促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就是其构筑多边军事同盟关系的一个重要推手。

从军事安全角度看,“萨德”系统固然能对中、远程弹道导弹进行拦截,威胁中、俄战略力量的有效性,这当然会损害中俄的战略安全,但更为严重的是,“萨德”系统并非一般性质的武器系统,其在韩部署的目的也绝非“防御朝核威胁”那样单纯,其战略意涵远超本身所带来的军事效能,更深层次的是有可能改变地缘政治格局。因为,如果韩国部署“萨德”系统,那么必然要进入美国从天基到地基的信息系统,也必然要融入美国已与日本建成的反导网络,从而实现信息的链接、融合、共享,形成事实上的作战一体化,这将是美日韩三边军事一体化实际实施的始端。不仅如此,“萨德”系统在韩国部署,将使韩国在军事上开始融入美日体制,美日也趁机在政治安全上拉近与韩关系,使韩国不由自主地走向安全完全依赖于美、同美日协作的道路。在这种大战略背景下,韩日在历史和领土上的争议必然会降调,韩日矛盾也会缓解,东北亚地缘格局也将改变。因此,未来美国必将把更多的国家纳入其亚太反导系统,以此为抓手推动建立多边军事安全同盟体系。   国际制度控制   国际秩序是基于一定世界格局形成的国际行为准则和相应机制,主要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美国建立和保持世界霸权的方式和途径与以往历史上的霸权国家有本质不同,以往帝国维系霸权的方式往往是分别直接针对对象国采取单边控制,世界霸权以霸主与诸多国家之间双边的主导与服从关系方式体现。而美国则通过其主导建立的国际制度和对国际秩序的控制,实现对各国和国际事务的控制与主导。其管控世界的思路不是直接控制某个具体国家,而是通过规则网络控制国与国在政治、军事、贸易、金融、科技、文化等重要领域的行为和交往渠道。因此,美国是一个依靠制度力量维系的“帝国”,或者说美国霸权是一种制度性霸权。

上一页 1 23456789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昀赟]
标签: 美国   价值观   布局   输出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