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医疗保障管方的信任水平有所下降
医疗保障的管方是政府相关机构。细数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整体调整变迁脉络,应该说,现阶段,我国的医保制度可谓处于转型改进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加速运转期,政府在制度调整中的角色不断优化,而改革也呈现螺旋上升的轨迹。已有研究表明,事物的加速发展所经历的复杂过程往往会“击倒”一群人,“激发”一群人,还有一群人持观望态度,而这往往取决于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认知水平。因此一般来说,在这一过程中,公众对于政府的态度和评价,通常会出现不断的变动和调整。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2016年,公众对医疗保障管方的信任指数为60.72,较2013年67.13有所下滑。
调查发现,仅29.50%的受访者认为二者是匹配的。进一步关联这种匹配性认知与公众对医疗保障管方的信任水平后发现,二者之间同样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13.443,在0.01水平上显著),说明公众对当前医疗保障制度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认同度越高,对医疗保障管方的信任水平也就越高。
公众对医疗保障发展的现有认知
对医疗保障制度的认知与“比较”有关
本次调查中,当问及“你是否了解部分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时,有26.09%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37.73%的受访者或多或少有所了解,36.18%的受访者表示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诚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加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世界是平的”,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途径观察和了解外面的世界。尤其在公众对现有制度感到不尽人意时,自然地会用这些“看上去很美”的制度与其比较,从而影响到对现有制度的信任感和信心度。然而,正如我们通过调查分析所得到的,所谓“了解”,更多的是“不甚了解”,所谓“认知”,更多是“被误导了”的认知。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确实体现了一定的先进性,诸如其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备性、医疗服务供给的有效性,以及对民众医疗负担的缓解性,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另一方面,构建任何制度都需要“量体裁衣”。不同国家的制度很难通过简单的比较就得出孰优孰略,就像两个人身上的衣服,合身才是关键,只有做出有意义的比较,才能说明问题。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从目标上要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可行的、可持续的、可及的、有效的、公平的医疗保障,“十三五”规划更将有关健康的发展目标定义为“健康中国”,这与全世界国家对国民的健康发展理念显然是一致的。鉴于各方面的现实情况,中国医疗制度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更需要时间、精力以及包容,这是“需方”建立和巩固信任的基础。
对医疗保障制度的瑕疵表现出“零容忍”
2016年曾有一段“外地女子北京看病,怒斥黄牛”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引起了公众在情感上的共振,警方立即介入调查,一时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既源于同情患病女的不幸遭遇,恐怕也有对自身求医经历的“观照”,以及对医院“黄牛”猖獗的愤慨。“黄牛”、号贩子严重危害公共事业、扰乱公共秩序、激发民愤民怒,其滥用市场手段的行为,在我国医疗体系和医院健康发展中可谓一大毒瘤。公众的情绪与反应展现出了“零容忍”的态度,这一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以印证。当问及“你如何看待医院挂号‘黄牛’的存在”,33.85%的受访者认为“完全不理解,明明是可以制止的”,40.99%的受访者认为“不太理解,虽然很难制止,但总应该有所喝止”,仅6.68%的受访者对此“无感”,另外的18.48%的受访者对此表示理解和被动接受。整体调查结果所反映出的公众态度,一方面说明矛盾可能上升到难以调和的程度,相关的问题进一步酝酿和发酵,其引起的消极情绪的爆发,很可能会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它又直指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要害,是提升信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