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专题研究 > 正文

防范安全风险,探索预警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办公共研讨会

 2016年7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举办主题为“构建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的公共研讨会。来自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主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会议主要研讨了以下问题:

第一, 探讨有效应对公共安全与国家安全风险。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闪淳昌先生针对当今社会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公共安全风险,提出应对举措。国防大学原副教务长、少将纪明葵教授对国家安全及军事危机管理发表了独到观点。鲲腾全球防务研究中心刘红娅介绍了基于大数据分析,探讨“互联网+防务”的研究。

第二,警惕思想隐患,确立系统思维。

北京现代秘书科研中心主任傅西路提出对思想隐患要高度预警,须有底线思维。人大国发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康之分析了风险条件下的非控制思维,提出区分“危机管理的知识”和“危机管理中的知识”,确立系统性、总体性思维。

第三,发挥智库作用,建立预警机制。

人大国发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林坚认为,建立公共安全预警机制十分必要。要正确地进行风险预警、安全预警、危机预警,就必须建立信息预警系统和后果预警系统。智库应成为高度灵敏的预警器,对于预研、预判公共安全风险发挥重要作用。人大哲学院教授欧阳志远从更新安全观念、探讨符合中国社会特色的思想方法、提高预警反应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关于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的问题。人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对大城市治理的风险预警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四,宏观和微观结合,处置各种风险。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就公众面临的财产安全风险提出对策。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创新与社会发展研究室主任邓智华针对“一带一路”与海外风险防范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柳亦博列举“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国家进行风险分析。

人大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张耀军基于空间分布视角阐述了中国人口安全等问题。人大国发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主持了单元讨论,并提交了关于建设生态安全社会的论文。

会议认为,通过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消除一些重大风险甚至危机事故的发生,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危机的范围、程度,使其不致造成严重灾害,构建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具有十分迫切的意义;要针对现实、放眼长远,把握全局,注重各个环节和细节,提前预研、预判,思想、方法、措施要相互配合起作用。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