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西方城乡运动对我国城镇化的借鉴意义(4)

城市农业不仅被视为供养迅速扩张的大城市的一个好方法,也被看作是使城市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资本化、改善城市废弃物管理和促进周边农村地区资源保护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发达国家,城市农业已成为城市管理与监管工作的一部分,可以保障不富裕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为小型的私人企业创造收入,同时,城市农业追求单位空间内的更多盈利,也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

地方政府权力下放式管理。民主化是当前世界各地最为突出的变革之一,为使民主化建设更具成效,需要下放权力、加强地方层面的政治改革。尽管当地自治机构和地方政府问责制尚不完善,许多国家的行政权力下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通常权力下放的过程中,城市比农村地区被赋予更高的权力,这是因为农村脱离了被赋予权力的市级政府,政治扶持微薄。鉴于农村与城市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克服城乡发展在地方一级的不平衡与分离。

对于政策制订者和规划者来说,为防止大城市的过度发展,中小城市的地方政府更具能力也更有责任与大城市竞争新的投资,以留住当地产业的附加值,从而推动分散化的城镇体系发展。这要求位于较小城市中心区的地方政府,意识到其中心区繁荣对周边农村当下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为此,许多国家致力于增强地方政府的作用——至少在理论上如此,通过中央政府的权力下放,在支持城乡联系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地方政府决策有利于根据当地需求确定优先事项,并做出适当的回应。这种决策一方面避免对农业同制造业、服务业之间产前和产后联系的忽视,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磋商来协调城乡居民与企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防止地方潜在冲突的发生。虽然权力下放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在效率和民主问责制方面仍存在着成本问题与制度约束。其原因在于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减少的同时,未能在地方一级产生足够多的收入,地方政府无法提供所需的服务。而本地决策一旦得到充足的资源支持,就可以积极地推动城乡联系,在土地利用制度和更广泛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所以,地方发展战略与国家规划有机结合是至关重要的。⑮

现代西方国家的城乡运动规律给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西方城乡关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区域差别,但这种城乡差别并不明显,城乡间基础设施的相对均衡、平等的户籍制度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及自由的市场融入条件等为西方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国打造城乡互动的新型城镇化提供了重要借鉴。

实施城乡关联发展战略。回顾国外城乡关系的政策转变历程,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同政府对城市、工业的政策倾斜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发展政策制定中,更注重对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地区竞争力和自然环境的投入,带动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关联发展。这一点尤其值得中国在政策与体制改革中加以借鉴。

当前,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在了解不同国家城乡政策转变的基础上,应当尽快着眼于以下两点,推动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城市和农村的关联发展:

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而是在更广的范围内以维护协调发展、公平发展、生态文明发展为基本准则,以进一步加强城乡经济社会联系的强度来规划城乡未来的公共设施、产业结构、居住空间等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化,是可以通过规划建设引导的城市化进程。因此,在指导思想上,要纠正过去对城市不恰当的政策倾斜,重视农村和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并非被动或辅助性部门,农业和农村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其次,具体举措上,要推动政策体制创新,以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关联发展。第一,政策体制要由偏向城市转变为支持城乡关联发展。新时期的中央政府确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统筹城乡发展道路。第二,政策体制本身具有制度规定性,出台之后即成为政府工作的行动指南,政府会按照政策所制定的内容进行运作,因此,政策内容的指向对相应领域来说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标。⑯

推进中小城镇的建设。中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纽带,是大城市向城市腹地产业转移的前进据点。中小城镇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国外发展经验表明,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这种发展方式的重心实现了由中央向地方各级区域的转移,更加突出区域发展的需求和潜力。因此,中小城镇的发展应当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小城镇在城镇体系中的纽带作用。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樊保玲]
标签: 城乡   意义   我国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