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西方城乡运动对我国城镇化的借鉴意义(5)

中小城镇建设有助于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集中表现为:一方面,可以吸纳周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降低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大城市的风险和成本,缓解对现有大城市就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压力,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城市与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另一方面,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以服务业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助于优化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实现农民增收。

推动城市发展对农村的反哺。不少发展中国家由于农业生产萎缩或停滞,工业化难以推进(以泰国为例),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后期仍重视发展农业,仍在保护本地农业的发展(以美国俄勒冈州为例),这均足以证明,在工业化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忽视农业,应当保证农业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但农业基础仍相对薄弱,且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更应该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补助的部门。在政策上表现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市发展对农村和农业的反哺。应当发挥城市发展的扩散效应,推动农业结构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农业和城市工业的产业衔接,从而较快地完成生产方式的转换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

改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国外地方政府权力下放式管理的研究对于如今中国很多地方省市正在进行的“扩权强县”改革,具有实际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首先,权力下放主要是为了提升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优化地方政府的治理结构。其次,权力下放可以促进地方经济以及社会管理的需求同现有地方政府管理权限相适应,有助于地方政府更好地发展本地的经济社会事务。再次,权力下放必须协调好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在此期间,地方政府也需要从加强自身管理能力、明确区域管辖权和突出治理合法性三个方面来不断提高其综合管理水平。

完善各项农村基础设施。众所周知,实现农村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手段,而城乡基础设施的均等化发展则是其中的重要目标。第一,建设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可以保证城乡生产活动的密切联系,便于城乡居民的远距离通勤与日常出行。第二,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实现城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第三,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要全力发展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第四,完善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第五,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总之,必须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财政资源投入,推动和落实针对农村发展的金融、财税、土地利用改革。

结语

城乡关系是否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大局。现阶段,尽管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均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绩,但城乡二元分割的问题尚未根除,城乡关系的全面改善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十三五”时期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有必要积极地吸取更多富有成效的发达国家城乡关系研究成果和城乡治理经验,在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关系的根本性转变。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0页。

2、Tacoli, C. , "Rural-urban interactions: a guide to the literature,"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1998, 10(1),p.147.

3、Isserma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Rural America in the Next Century,"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01, 24(I), pp.38-58.

4、Mylott, E.,"Urban-Rural Connection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http://ir.library.oregonstale.edu/xnilui/handle/1957/10574?show=full, 2009-02-20.

5、Tacoli, C., "Rural-Urban Linkages and Pro-Poor Agricultural Growth: An Overview,"  OECD DACPOVNET Agriculture and Pro-Poor Growth Task Team Helsinki Workshop, 2004, pp.2-3.

6、MCGEE T G , "Labour force change and mobility in the ext 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s of Asia," In ROLAND FUCHS, eds. Mega -City Growth and The Future, U N:University Press, 1994 ,pp.62 -102 .

7、DOUGLASS , MIKE, "A regional network st rategy for reciprocal rural -urban linkages," An Agenda for Policy Research with Reference to Indonesia, Third World Planning Review , 1998a, 20(1).

8、Caffyn, A. and Dahlstr6m. M., "Urban-rural interdependencies: joining up policy in practice," Regional Studies, 2005, 39,pp.283-296.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樊保玲]
标签: 城乡   意义   我国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