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对长江中游城市群28地市治理能力的测评及排名(2)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高效、成熟、定型的高水平国家治理体系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而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也有助于充实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对治理能力进行深入研究、科学评估,能够为完善治理体系提供有益参照,同时也是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智力支撑。

当前,测度中国县市治理现状,发现县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了解和提升中国县域地区治理能力,以及推进整个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也是我们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坚持对县市治理能力展开测评的主要初衷。同时,处于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县市之间的地市一级,在区域经济调控、要素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发展统筹等方面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其治理能力的研究和评价同样意义重大。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其对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长江中游城市群定位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和“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渊源深厚,交通条件优越,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粮食生产优势明显,三省经济总量均超过万亿。同时各省市在交通、产业、市场建设和提升区域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强调打破地域界限和整合资源利用。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相较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还处于成长期,更需要各地区优势互补,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来提高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治理能力水平进行定量评估,提出治理能力提升、区域进一步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人民论坛测评中心以调整后的中国地方治理能力评价体系为理论模型,应用2015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湖北、江西和湖南三省各省级和地市级统计年鉴提供的公开统计数据,对28个地市的治理能力进行了测评、排名、比较和进一步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31个城市。鉴于测评对象的统一性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选取其中28个地级市进行测评,仙桃、潜江、天门三个省直辖县级市不作为本次测评对象。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系统性的研究,对各地市的主要做法、有效经验进行探索,并为促进各地市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依据与数据的选取

为客观分析和比较地市治理能力,应选取兼具代表性和可得性的数据指标,并通过定量分析,准确、科学地测量地市治理能力所涉及的各个指标。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吸收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更需要充分考虑当前我国地市一级区域内经济社会所处的实际发展阶段。

在构建治理能力测评理论模式过程中,我们主要遵循了全面性、系统性、敏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六个基本原则。以用最适宜的指标来客观评价治理能力为导向,以我国地市一级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前提,以“善治”理念为指导,在借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现代财政学和公共选择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上,搭建了保障能力、调控能力、财政能力、参与能力四个一级指标及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失业保险覆盖率、人均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增长能力等衡量四个一级指标的共七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在指标数据选取方面,又是充分建立在数据的可得性之基础上,具体选择的指标数据说明如下。

保障能力

社会保障被视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福利经济学理论认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够使人们在年老、生病、失业、工伤、生育等特殊时期得到应有的扶持和帮助,而且能够大大降低人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使人们的消费、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等经济社会行为更加理性、更具有可持续性。为保证各省市统计口径一致,并结合数据可得性,我们选择了以各地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在城镇人口数中占比)、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在城镇人口数中比)、失业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在城镇人口数中占比)来综合反映各地市的保障能力。

上一页 1 23456789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城市群   长江   地市   中游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