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求解自然资源的约束难题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资源约束日趋紧张的现实情境下,社会对于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面临权衡取舍问题,减少物质产品的生产消费、技术创新、区域间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的构建是目前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生态产品  生产可能性边界  资源约束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是十八大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战略要求。面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产品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如何高效配置自然资源的难题。我们借鉴经济学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PPF)这一经典的经济数学模型,分析社会面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如何在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的生产中进行权衡取舍,为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自然资源约束下,社会如何进行生产

第一,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假设。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这里我们假定自然资源只用于生产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假设: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具备完全信息,是理性经济人,且都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一定时期内,生产技术假定不变,自然资源总量不变,且所有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使用。以此绘制自然资源生产可能性边界。

第二,自然资源约束下的社会生产。由于自然资源是稀缺的,因而并不是每一种经济结果都会出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两个端点A点和B点代表着两种极端情况:把全部自然资源都用于生产物质产品,或者都用于生产生态产品。目前,对于自然资源是稀缺资源以及对于自然资源需要进行相应保护是世界各国学者、政要都比较认同的理念,因此上述两种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可能出现,比较可能的情况是社会在配置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在这两种生产中权衡。经济学家认为,生产可能性边界通常是这种凹向原点的形状。而社会究竟选择在哪一点进行生产,这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取向,或者说社会对于这两种物品的偏好。实际上用物质产品的数量衡量生态产品的机会成本是会发生变化的,这取决于社会的价值取向,从而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上反映出来。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面对资源约束下的理性选择

自然资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给予社会生产的第一条启示在于:如果你想要生产更多的生态产品,最简单的方法在于减少物质产品的生产。这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构建节约型社会是社会面对资源约束下的理性选择。目前的现实在于人们对于物质产品的过多追求,已经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过多浪费以及环境的严重损坏。面对资源约束,减少物质产品的生产,促进生态产品的生产,结合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从经济学上应该至少理解为以下这三种含义:

倡导节约行为,培养理性消费理念。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消费者作为市场交易行为的主体,其偏好将会决定市场中的均衡价格从而直接影响到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如果能够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并与相应的“理性消费”激励机制结合,能够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培养理性消费理念需要考虑两个消费维度问题,一是消费总量的减少,主要是指消费者物质产品具体消费过程中秉持节约原则和资源忧患意识,尽量不多浪费物质产品,譬如节约水、电、粮食等具体的行为,让节约成为社会的美德。二是消费类型的选择。消费者在物质产品的具体消费过程中秉持“生态友好”的原则,在选择物质产品的消费时,尽量选择环境友好型物质产品,或者尽量使用原生态的产品予以替换,从消费源头上实现资源约束下物质产品生产资料的最小化。

杜绝重复建设现象。这一点是基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的。生产者作为产品市场中的产品供给者,其生产方式、种类、规模等直接受制于所在的市场结构及政府宏观政策的影响与调控。首先是关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这是一个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极大浪费的典型例子,也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顽疾之一。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的存在有一定的历史遗留原因,但实质上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物质产品生产的结果之一,与当时的经济制度、法律体系以及政绩考核设计的不完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密不可分,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就必须出面,加大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对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而且对环境破坏力大的行业,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行业行为,并对具有行业规模而且环境破坏力小的行业给予政策倾斜,积极引导和规范企业的行为,使企业行为向节能、环保和有序发展。

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物质产品的循环经济使用。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的又一衍生解决方式。关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经济、社会不良后果大家有目共睹,如何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关键。而这个产业调整的过程必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包括对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管控和淘汰,以及“低能耗”、 “低物耗”、“低污染”的绿色行业的扶持及建立,期间这个过程太快可能会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急速下降,将牵涉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活问题、民生问题等,太慢则会导致经济发展“积重难返”导致无法可持续的发展。而实际上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就在于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这个时候仅仅靠市场是不可能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政府必须加大对企业的行为监督与纠正,着手建立有助于调整经济增长的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支持体系、消费导向体系和应用技术体系,从而促进物质产品生产的有序及高效,从而推动生态产品的扩大生产。

技术创新,是打破资源约束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然资源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对于生产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之间面临权衡取舍问题。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技术的进步,这种权衡取舍可以发生改变。通过技术创新,可以使社会在面对相同的自然资源的约束下,生产更多的物质产品或是生态产品,使得自然资源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物质生产的向外移动。自然资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给予社会生产的第二

条启示在于: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技术创新是面对资源约束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里的技术创新,应该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产品生产的技术创新。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技术是指企业将一定的投入品转化为产品或者服务的过程。这里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使用更少的资源产生更多产品,使用相同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还包括将资源生产产品后的生产残留或者产品消耗后产物的继续回收技术,即循环经济技术。

第二,产品生产、交易的相关制度创新。这些制度可以包括各项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尽管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生态产品,其生产、交易都是属于经济学领域的问题,但不能否认的是经济社会的运行不可能只需要经济制度,或者说产品的生产、交易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学问题,它同样是一个社会性话题,需要法律制度、政治体制作为其顺畅运转的助力。只有在这些制度的约束、监督和管控之下才能够使得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不至于出现市场失灵,出现极端情况的发生。

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的构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相同的资源约束下,每个区域的生产可由于区域间生产技术不同,因而每个区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不会相同,这构成了交易的基础。区域间物质产品和生产产品的交易使得社会在面对相同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产品,使两区域间的居民都受益,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自然资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给予社会生产的第三条启示在于:构建生态产品的交易市场,是增加区域间居民福利提升的可靠路径。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进一步强调了区域贸易对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福利提升的重要意义。立足实际,在目前现实情境中,关于生态产品的交易我们需要关注两个问题:

第一是生态脆弱地区必须坚持生态产品的生产。由于自然资源的再生特点,我们可以推断在面对相同资源约束时,生态富集区生产生态产品的能力一定比生态脆弱区的能力要强,从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理论出发,我们可能会面对两种情况。第一种生态富集区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也比生态脆弱区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要强,这时,我们很自然的选择让生态脆弱区生产生态产品;第二种情况,生态富集区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要比生态脆弱区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要弱,那么这个时候似乎应该让生态富集区去生产生态产品,而生态脆弱区去生产物质产品,但是这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相悖。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继续恶化,必将对于生态富集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近年来各地肆虐的沙尘暴已经为生态环境的恶化敲响了警钟。因此,在看待区域间的生态产品的交易时,生态脆弱区应该坚持走生态产业发展道路,尽快完善生态产品的相关交易体系的构建,及法律、法规、社会舆论以及政治环境中的政策支持。

第二是建立完善的生态产品交易体系尤为重要。物质产品的交换一直以来是人们进行交易的主体产品,而关于生态产品的生产交易机制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全世界范围内仅仅有个别类型的生态产品交易范例,如碳汇交易。生态产品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主体尚不明确,生产品的交易市场以及交易机制都不完善,甚至没有先例可循。目前,生态产品交易的最大障碍在于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体系的不完善。此时,建立完善的生态产品交易体系,构建生态产品的交易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构建了完整的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之后,政府才能够根据市场出现的信号,给予及时的宏观调控,生态产品的价值才能够凸显,从而,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价值才会越加珍惜,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分别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注: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新疆生态产品生产交易模式创新研究”(批准号:201442107)成果】

【参考文献】

①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哈伯德(Hubbard, R.G.),奥布赖恩(O’Brien, A.P.):《经济学(微观)》,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③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3月28日。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责任编辑: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