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只强调数量上的增长,还要强调文化产业在质上的内涵式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为人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这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以经济效益的快速实现为目标,而要始终把文化内容的繁荣、文化市场的健康培育放在首要位置,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以优质的文化来带动经济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距离树立三个层次“文化自信”的任务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到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十三五”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对城乡居民基层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层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最前线,也是树立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日益突出的矛盾就是供给不到位、分配不均衡。受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和各地区文化消费习惯的影响,以及城市农村基础建设的差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也有很大的差异。城乡文化建设的不均衡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供给不足导致农民精神生活不能得到满足,对城乡差异产生不平衡心态,容易造成赌博、犯罪等社会问题,同时也给一些宗教势力和反动势力的活动提供了空间。
第二,文化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产品供给存在供给量大,有效供给却非常不足的问题。以电影产业为例,每年报批生产的国产电影有900多部,其中能够发行上线的只有200多部,而能真正实现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不过20余部。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文化生产,不仅得不到市场的认可,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滋生腐败套利等深层问题。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文化生产,一味迎合消费者的兴趣,又会产生“三俗”、崇洋媚外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需求还有很大的缺口,这些不能被满足的文化需求转向了对进口文化产品的过度消费。好莱坞电影、美剧韩剧、日本动漫等几乎垄断了国内的文化消费市场,尤其是青少年市场。这些消费外国文化产品而成长的新一代受外国文化渗透和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更深,可能会面临国家感情和民族身份的缺失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的陌生和淡忘,这同树立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是背道而驰的。
第三,文化产业发展源动力不足。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其发展的源动力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资源和创意生产。我国具有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是文化资源大国,但是文化市场上却鲜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产作品。当前我国的文化产品大多停留在消费娱乐的表层,而体现民族文化精神,具备文化传承能力的作品极少;对传统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严重,而对创新内容的开发较少;以追求当下利益回报为主,而谋求长远发展的建设较少。这三个问题的核心都是优质文化匮乏造成的文化产业发展源动力不足,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对社会主义文化认识的表现,更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第四,文化市场发展不均衡。2015年我国的电影票房收入全球第二、影视版权交易价格也屡创新高,互联网文化服务在广告收入和市场占有率方面进一步扩大。与之相反,新闻出版行业面临着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文化艺术演出类面临着市场培育的困境。除了文化产业各门类间的发展不均衡,在各门类的内部发展中扎堆现象同样严重。这种发展过程中的不均衡不仅是市场供需自发调节的结果,更是市场开放程度低、竞争不够充分的结果。一方面,市场供给端出现的厚此薄彼,使得一些文化产品先天不足,没有办法参与有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文化市场时常涌入一些热钱来哄抬炒作,造成某些产品价值失真,不仅影响自身的价值反馈,也影响到其竞争者的价值判定,造成市场价值混乱,从而影响市场对某类文化产品的信心。
第五,产业融合发展不深入。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在经济学上称为产业关联度,像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这一关联度都在50%-60%。我们国家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到目前为止没有超过20%。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方面是同实体经济相融合,推动技术、创意、内容与传统产业对接,催生“文化+产业”的新型业态,不仅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能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型升级,让所有劳动创造者体会到文化带来的切实利益。目前我国三产融合的发展方式和运行方式比较粗放,以个体经济和小农经济为主,没有形成大规模大产业,土地、金融、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缺乏良好的运营机制,融合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同互联网的融合。“互联网+文化产业”不仅是传播渠道的改变,渠道本身也成为了新的内容、新的产品。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数字出版、数字文化艺术资源开发等,都将发展成为各种综合业务,构建新的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