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爱之心,协调社会交往
《弟子规》传承儒家的仁爱观,提出了要从“孝、悌”之心开始,培养一个人“泛爱众”的能力。一个人如在落实了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友悌之心后,再把孝悌之心推及到社会大众的身上,这就把对家人的爱提升到了博爱世人的高度,仁爱之心就由此形成了。另外,《弟子规》第四节详细阐述了“信”的内涵,提出了“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的为人处世的原则,这也可以看作仁爱之心的应有之义。在人际交往中若能以仁爱之心待人,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人际关系就能更加融洽,社会氛围也将更为和谐。而反观现实,社会诚信的缺失正成为当今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受到社会上广泛弥漫的急功近利的物欲风气潜移默化的腐蚀和影响,人们把太多的眼光关注于如何获得自我利益而忘掉了诚信这一传统美德,形成了一种以利害为取舍标准的处事原则。假冒伪劣商品、有毒食品层出不穷,偷税漏税、商业欺诈、电信诈骗等现象屡禁不止,社会上曾一度出现过“防诈胜于防洪”的恐慌。种种不诚信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伤害了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感情。《弟子规》中所昭示的仁爱原则,具有极强的时代价值,尤其是对我们当今社会存在的诚信问题极具启示意义,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践行。可见,《弟子规》的社会交往价值即体现在这里。
以德育先行,定位人才培养
从“总叙”中24字所蕴含的人才培养的导向上来看,《弟子规》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先后次序,一定是先进行道德教育,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和技能。从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上来说,《弟子规》以孝、悌、仁、爱为核心理念,主张人才培养的总的价值目标是解决如何做人,如何成为文明的人和有教养的人的问题。这一教育定位与我国现阶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基本吻合,因而可以看成是具有普适性的教育经验的总结。但目前仍广泛存在的人才培养的做法与《弟子规》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以及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有所偏离的。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不少学校片面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重智育轻德育,应试第一,竞争第一,以传授知识为功利目的,忽视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而在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以后,由于缺乏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理解和继承,不少人又把学点画画﹑书法﹑弹琴等一技之长与素质教育等同起来,误解了素质教育的实质。在这一背景下,高分低能、道德素质差的学生屡见不鲜,人才培养陷入了误区。由此可见,《弟子规》在人才培养上的现实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复杂的社会现实凸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通过学习践行国学经典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呼声。究竟应如何有效地传承国学经典中的精髓?几千年教育史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习者可以通过长期阅读或背诵经典,在耳濡目染中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在中国古代,从私塾到书院,学生便是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经典,受到人文修养方面的熏陶,实现了培养知书达礼的儒雅君子的教育目的。
《弟子规》作为儒家道德伦理观念最精炼、最通俗、最易记的文字载体,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人类的普世价值。它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明确指出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全文只有1080 个字,最长的部分是“谨”,204 个字,最短的“总叙”只有24 个字,在形式上概括简练,音节整齐、节奏鲜明,言简意赅,要言不烦,读起来琅琅上口,既雅致又通俗易懂,易记易诵,青少年容易接受,也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或在社会上推广,并发展成人们共同遵守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标准。因此,建议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层次,由浅入深地开设《弟子规》课程,使全国的青少年从小就接受中国文化的扎根教育,同时也号召家庭和社会加入到吟经诵典的行列中来。当然,要将传统的国学经典作为现代教育资源,也不能无视其中所包含的一些封建性的糟粕。
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仅仅靠阅读或背诵来重温传统经典还是不够的,而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家庭教育中要将孝悌观念落到实处,父母必须做到严慈相济,以身作则,子女才会模仿效法。在学校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率先垂范。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真诚地尊重学生、充分地理解学生以及平等、宽容地关怀学生。另一方面要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带领学生去敬老院义务服务,引导学生做一些微公益活动,以践行敬老爱老、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另外,也必须从法律、监督机制的健全,激励机制的完善上保障和推行道德教化。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
责编/谭峰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