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在构建服务型政党的背景下,只有创新和贯彻实施群众路线机制,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人民主体地位;从国情社情出发,高度贴近“大多数”人意愿;重视构建亲民、问民、利民的权力运行机制,才能不让“构建服务型政党”成为一句空话。
【关键词】群众路线 服务型政党 人民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 D251 【文献标识码】 A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群众路线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民。对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这样的真理弥足珍贵。我们党正在领导人民朝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努力拼搏。在此过程中,要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要从根本上贯彻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领导集体从革命和建设事业伟大征程中总结的重要成果。最初,我们党只是一个由二十余人组成的新兴政党,在此后的二十七年时间中,我们党由小变大、从弱变强,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正因为和人民站在一起,人民才真心支持我们,才愿意同我们并肩作战。旧社会,人民是被统治者,是受压迫的群众;如今,人民是统治者,是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贯彻和实施群众路线也展现出许多成果。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如何凝聚力量、实现赶超式发展成为摆在第二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面前的大问题,群众路线再一次成为了治国理政和凝聚力量的重要手段。在群众路线的背景下,人民的主体性再一次得到确认,生产和建设的积极性也被极大地调动出来。在此情形下,人民群众迸发出了无限的创造活力。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和全局出发,推动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系列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脱离群众、漠视群众的现象依旧存在。在构建服务型政党的背景下,创新和贯彻实施群众路线机制,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推进。
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人民主体地位
首先,利用党媒和新兴媒体,加强宣传教育。政治宣传在我国的语境之下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凝聚全党共识,又能对党员同志和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他们深化政治认识。随着各种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利用新兴党媒加强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如今在社交媒体上,主流党媒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譬如《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是如今网民最为信赖的权威新闻来源之一。无远弗届的传播技术为新兴媒体的意识形态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前提和基础,党员同志和领导干部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到相关信息,也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学习和消化。如此,在进行群众路线宣传的时候,党员同志便能较快做出反应。其次,利用地方党校,对党员同志和各级政府官员进行教育。地方党校在培训和传播正确意识形态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设服务型政党的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地方党校在宣传和培训方面的资源,定期安排党员同志进行进修,让他们加强对于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加强对于群众路线的认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进群众路线。
从国情社情出发,高度贴近“大多数”人的意愿
在观念层面确立了人民主体地位之后,还需要在实践层面践行群众路线。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来看,是否践行了群众路线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即是否从国情和社情出发,高度贴近大多数人的意愿。在民主革命年代,我们党高度贴近了大多数人的意愿,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当时,国家内外交困,人民被“三座大山”压得透不过气来,绝大多数人民的意愿是推翻“三座大山”,真正成为自己命运和国家命运的主人。我们党领导了解放战争,成立了新中国,契合了民众的期待。在改革开放初期,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也正是因为这一国策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期待。
然而,如今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做法显然背离了大多数人的意愿,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官本位”、“四风”问题和贪污腐败。一是有些党员同志和官员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仍然将自己视为特权阶层,而民众则是任其驱使的“草民”。这种想法显然与主流民意相背离。二是“四风”问题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官员奢靡享受、以权谋私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背离主流民意,更不符合群众路线的要求。三是贪污腐败。中央高层反腐以来,“老虎”打了多只,“苍蝇”拍了一群,从周永康、徐才厚,到薄熙来、令计划,曾经的省部级乃至国家级领导人因为贪污腐败成为了阶下之囚,这给予党员干部以极大威慑。
面对上述情况,只有出台实质措施,才能真正贴近民众。一方面,要继续以铁腕方式反对“官本位”、“四风”问题和贪污腐败。解决问题不能“蜻蜓点水”,而要持续不断。因此,只有继续以“零容忍”的姿态面对上述问题,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建立制度化机制,切实让各级官员和党员同志贴近多数人意愿。从长期来看,制度化机制和规章典范的作用才是持久有效的。因此,必须从制度建构入手,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重视构建亲民、问民、利民的权力运行机制
贯彻实施群众路线,从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重视构建亲民、问民和利民的权力运行机制。有人说,我们可以直接照搬西方的体制,这样亲民、问民和利民的原则就能得到贯彻。这样的看法非常片面,也非常幼稚。没有任何一个制度能够适用于所有国家。那些在西方可行的制度,到了中国可能就会“水土不服”。如果我们笃信“拿来主义”,而忽视了现实情况和条件的话,那么后果将很难预估。因此,我们党必须要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制度与方式。总的来说,我们不能一味崇洋媚外,拿西方的政治规则和权力运行机制来硬套,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符合国情社情的“亲民、问民、利民”的权力运行机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前进方向,也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但是,目前许多官员和党员同志似乎没有认识到构建“亲民、问民、利民”体制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这些所谓的原则和制度都是一些橡皮图章和面子工程,实际上并没什么效用,也没什么强制力。这样的观点显然与我们党的主流价值相悖,我们是以人民为主体的服务型政党,我们要和民众紧紧联系在一起,做好人民的公仆。因此,从各个方面着手构建“亲民、问民、利民”的体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会了三种学习途径: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三者相较,最难做到的就是向群众学习。特别是在“官本位”思想不断发酵的背景下,许多党员干部将自己视为权力的拥有者,不愿意“屈尊降贵”向群众学习。但是,这些官员和干部在享受权力带来的便利和荣誉时,似乎忘了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党员干部不是生来就有权力的,他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给了他们权力。所以,各级党员干部要转变观念,树立权力来源的正确认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并且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向人民群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不负民众的重托。也只有不断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够将“亲民、问民、利民”的权力运行机制真正地建立起来,使之不至于成为一句“漂亮的空话”。从这个角度来说,各级党员干部任务很重,也很艰巨。
构建服务型政党是我们党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战略任务,而服务型政党的构建与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实施是分不开的。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实践层面切实贯彻和实施群众路线,才能不让“构建服务型政党”成为一句空话。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
【参考文献】
①张晗:《如何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民论坛》,2014年第29期。
②刘强、李保林、高云:《建设服务型执政党视角的群众路线贯彻机制创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9期。
③扈卓然:《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路径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责编/陈楠 刘芋艺(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