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移民搬迁的实践充分证明,兼顾避灾、扶贫、生态和发展等多维目标的移民搬迁活动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陕南加快发展的有力举措。实践已证明,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既是破解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发展难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探索,又是促进山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扎实”要求,特别是贯彻落实“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体现。
2014年1月下旬,李克强总理在陕南视察时强调指出,要通过区域整体开发创造有利于“造血式”扶贫的大环境,使贫困群众有更多公平的发展机会,推动精准扶贫更加有效、更可持续。要对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地方进行整体搬迁,通过发展小城镇,一方面不把扶贫资金投到那些该搬迁的村,避免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使搬迁的群众享受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2016年3月24日,中央财办副主任兼中央农办副主任韩俊同志在陕西调研时明确指出,中央制定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之“易地搬迁一批”政策就是源于陕南移民搬迁的成功实践。
“陕西样本”的三大启示
陕西大规模移民搬迁不仅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还创造了诸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被称为移民搬迁的“陕西样本”。有学者基于陕南地区移民搬迁的实证分析,对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结构性制约”问题展开了研究;有学者对西部山区扶贫移民安置型社区治理及创新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城镇化背景下移民搬迁过程中的政府作用也引发学者的讨论。尽管很多学者对以陕南地区为典型代表的移民搬迁“陕西样本”进行了近乎全景式的研究,但是还缺乏对产生和引发的启示展开应有的研究。本文较为系统地探讨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移民搬迁“陕西样本”的若干重要启示。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移民搬迁的“陕西样本”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要求在地方落实工作中的成功实践。
移民搬迁安置可成为山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
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我国山区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发展目标。然而,由于部分地区环境资源承载能力较弱、人口居住极其分散以及各类地质灾害频发等原因,以往的扶贫方式大都难以真正取得实效。这是因为以往扶贫的共同做法,主要是注重在贫困村修路、建水窖、改造电网、翻修村委会等,这些投入巨大的工程虽然与贫困户的发展有关,但是尚未触及减贫的核心问题,导致扶贫成效不明显。只有通过彻底斩断致贫返贫链条,实现“挪穷窝、改穷业、断穷根”,才能更好地做到“摆脱贫困”,而不是深受贫困束缚。尤其在那些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区域,如秦巴山区、云贵高原,频繁的人类活动以及有限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事实上加剧了山区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采取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应对的方式,将高寒偏远山区居民从山上搬迁到开阔平坦的安全地带,既提高了他们的安全系数,也保护了脆弱的环境,同时还减少了地质灾害风险发生的概率,是一种“三赢”的决策。也就是说,在贫困山区、灾害频发叠加的区域,与其加大扶贫力度或投入巨资进行灾后就地重建,不如主动在自然灾害“胁迫”面前进行“科学妥协和让步”,采取规避各类风险的“搬迁式移民安置”道路。
事实上,在陕南地区2011年启动实施大规模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之前,当地也先后推出过各类的迁移、扶贫举措,但令人遗憾的是总跳不出简单“复制农村”的“怪圈”。山区居民和新建房屋仍然面临着各种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当地居民不仅难以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也难以有效地摆脱贫困。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均已表明,实施移民搬迁政策可以让山区群众彻底地摆脱“受灾—贫困—扶贫—再受灾—再贫困—再扶贫”的恶性循环;“从山沟到城镇,从土屋变洋房,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它有效帮助山区移民对象铲除“险根”、拔掉“穷根”,可谓一举多得、标本兼治。在政府推动下,企业参与、社会协同和群众自愿地以减轻环境资源承载力、提高人口和产业聚集效应、减少山区民众灾害胁迫为核心的移民搬迁这一重大举措是“以退为进”的有效路径,对于减少贫困、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移民”不仅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扶贫路径,从古到今还是推进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式。在这些意义上,移民搬迁无疑可以成为我国山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1]